排长队、拎鸡蛋、喝米酒、相拥涕泪……日前,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火了,原因是他在赣州离任前,得到了上千人的送别。针对网友的关注,多名送别者告诉记者,送别是他们得知史文清离开时间后自发组织的。(7月21日《南方都市报》)
类似的场景,在历史上并不少见。但改革开放之后,能够得此“殊遇”者,以牺牲的消防英雄等为多,很少有官员能够在离任时,获得千人甚至万人的集体怀念与送行“待遇”。
千人送别市委书记,是感谢,是不舍,能够得此礼遇,相信史文清自己也很欣慰。特别是,与一些官员离任,有群众敲锣打鼓、放鞭炮“庆贺”,对官员进行“差评”等相比,群众送鸡蛋、送米酒,是对一个干部在一个地方任职的最好评价,其背后是官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目的的圆满完成。
但事实上,放鞭炮给“差评”也罢,千人自发送别也好,其背后的问题又都有很多共通之处。特别是,不管是赞还是弹,其中显然都包含了一种老百姓的“清官情结”。老百姓都渴望好官、清官,希望能够真心为民、一心向公的好干部多一点,再多一点。
就此而言,千人自发送别市委书记,这说明了市委书记是“清官”,但更折射出类似“清官”太少,甚至稀缺的问题。换言之,有一日,一位好官、清官离任,市民并不觉得意外,更不会生出“好官要走了”的惋惜之情。因为新来的,同样会是一位清官、好官,同样是百姓幸福生活的“带头人”。那个时候,“清官”“好官”不再稀奇,腐官、庸官只是个别,或许更能够说明,我们的执政生态优化了,官员得到了百姓真正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