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因钢立市” 走向“以港兴市”
宿州将建 国家级云计算中心
3上一篇 2015年1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史翔:
宿州将建 国家级云计算中心

 

今后,长三角地区许多个人用户无需电脑主机,只需运用一只小巧轻便的金属盒,通过网络就可实现在线计算,开机和运算速度远远超过目前的个人电脑,而他们的“电脑主机”统统集中在宿州的高新区云计算产业园区内。昨日,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史翔,用宿州承接产业转移升级的“现状”,向市场星报记者讲述了今年宿州板块欲为美好安徽发展所做的实事。

说决心:振兴皖北将在宿州生根

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持之以恒地把加快皖北发展作为全省发展的重中之重,分别于2008、2010、2014年,先后出台了新老10条、宿州会议纪要、南北园区合作共建、干部人才支持、建设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精准有效、含金量高、操作性强,产生了深远的效果。

这次在《报告》又明确提出,要着力强化区域发展多极支撑,落实支持皖北发展各项政策,实施一批强基础、补短板的重大项目,增强皖北发展的内生动力,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推进皖北发展一以贯之的态度。

宿州是皖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宿州市将紧紧抓住省里支持皖北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结合宿州实际,坚定不移地落实好省政府工作报告,落实好加强皖北发展的各项政策,确保振兴皖北战略在宿州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说成绩:宿州县域经济升级进位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宿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宿州GDP实现1126亿元,增长9.7%,居全省第五;财政收入114.3亿元,增长14%,居全省第四;固定资产投资945.8亿元,增长22.3%,居全省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亿元,增长13.6%,居全省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336亿元,增长11.8%,居全省第八;金融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次均保持在全省前八。

一年来,宿州突出抓好县域经济这个短板,通过大力实施工业和城乡经济三年振兴计划,坚持县域经济一月一调度、首位产业一季一调度,建立健全县域经济考核体系,持续加大规划、项目、用地、人才等支持力度,制定出台金融支持调结构促转型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升级进位。去年,宿州县域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等指标占该市比重明显提升;工业增加值过亿元,财政收入过千万元乡镇分别达到55个和49个,县域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开始提升。

说升级:大企业恋上“宿州云”

宿州正在实现整体承接产业转移的持续升级,抓好工业、项目和园区建设。

宿州坚持工业、招商、项目、园区四位一体推进,工业总量开始扩展,质量开始提升,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010户,产值超亿元的企业440户。宿州还开展了工业项目百日攻坚活动,国口酒业、鸿丰生物、麒翔林产品等110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在南北结对共建园区方面,宿马园区去年完成财政收入2亿元,2015年财政收入有望达到4亿元,连续两年在全省共建园区绩效考核中第一。

宿州制鞋产业作为皖粤对接的重要成果,去年实现总产值60亿元,税收达到6.4亿元,正式荣获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称号。百丽鞋业等一批国内领军企业已相继入驻。宿州市高新区云计算首位产业发展不断提速,其中,世纪互联第一期2万平方米机房建成,上半年可实现装机3000个机柜,110千伏变电站同步运行,下半年第二期2万平方米的机房就将开工建设,吸引了华为、科大讯飞等一大批现代通信及应用高新企业,阿里巴巴、亿赞普、中国网库等一批中国著名电商也相继落产宿州。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