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因钢立市” 走向“以港兴市”
宿州将建 国家级云计算中心
下一篇4 2015年1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马鞍山市委书记张晓麟:
从“因钢立市” 走向“以港兴市”

 

马鞍山,一座因钢闻名的城市,也是安徽发展的“桥头堡”。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它的发展之路该如何走?昨日,马鞍山市委书记张晓麟在参加分组审议时透露,马鞍山今年要走“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道路,坚持工业主导,在工业发展上“宜轻不宜重”。

“我们有两座大山”

经济下行压力让很多城市都感觉到“鸭梨山大”,因钢立市的马鞍山也是如此。

“经济总体下行是共性,马鞍山是资源型城市,还存在着自己转型升级的个性问题。”张晓麟笑称,“我们有两座大山。”

用张晓麟的话说,马鞍山去年“工作更加难做,结果却比预料得好”。

在“两座大山”压力下,马鞍山并没有拖后腿。

张晓麟介绍,马鞍山去年GDP、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都在全省排得上名次。不仅如此,社会文化、基础设施等各方面去年也“齐头并进”,“没有跛腿的。”

马钢今年将“化整为零”

“马鞍山处在艰难转型期,一时改变不了,这是马鞍山的阶段性特征。”

据介绍,马钢占马鞍山经济的直接比重并不大,以工业为例,只占18%左右,但间接比重特别大。

张晓麟说,受马钢影响,物流、海关包括以钢铁为基础材料的下游企业数量多,所以对马鞍山的经济贡献也比较大。

“经济下行压力,产业形态基本没变,所以这种转型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在张晓麟看来,马鞍山转型的步伐并不慢。

对于马钢,张晓麟透露,马钢将“化整为零”,进行全面升级,“是零件的‘零’,让马钢把第一产业做精,副业做强做大,既要吃材料饭,更要吃产品饭。”

工业发展宜轻不宜重

虽然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但张晓麟坦言,马鞍山现在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因为先天区位交通条件优越,加上经济在进行梯度转型。”

“桥头堡。”张晓麟赋予马鞍山这样的定位。

作为皖江第一站的马鞍山今年该如何发展?

张晓麟的回答很简单: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马鞍山山清水秀,工业发展宜轻不宜重。”张晓麟为马鞍山今年的经济发展支招,应加快电子信息产业、服务业、软件等发展。

今后将发展港口经济

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沿线城市纷纷加紧建设步伐。

在张晓麟看来,这对马鞍山来说是个重大的利好消息,今年将逐步从“因钢立市”走向“以港兴市”,发展港口经济。“首先要谋划肉食品指定口岸,之后是水果、粮食等指定口岸,后期还想争取能设立一个综合保税区。”张晓麟说,这只是马鞍山自身的发展战略,而对于全省来说,抢抓长江经济带机遇则需要“一盘棋”。

长江经济带是个重大的机会,如果谋划不好只会各自为政,张晓麟建议,可以从省里层面进行统一协调、统一规划,出台统一政策,让长江经济带释放出更大的生机和活力。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