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结束军训的新生开始自己的大学时代,那他们脱下的迷彩服去哪了?记者走访多所高校发现,几百万套军训服装大多在“服役”一二十天后面临“报废”的命运。一些受访者认为,当今厉行勤俭节约渐成社会风气,大学生军训服装应加强综合利用,防止成为“一次性用品”。(10月25日《北京青年报》)
有人可能会认为,军训毕竟是学生的一段深刻记忆,即使从此压在箱底也能保留一份纪念。事实上,在提倡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节俭美德,比保留记忆更重要。“一次性”军训服压在箱底,虽保留了记忆,却“报废”了节约美德,得不偿失。
如何综合利用学生军训服?过往的做法,一是卖给小贩,至于小贩怎么处理则无人过问,小贩极可能又将之贩卖到农民工手中,作为他们的“工装”,这是不妥的。二是捐赠。去年北京22所高校有12000套军训服装,在统一回收、清洗、消毒后,捐给了贫困地区的初高中学生,也有高校将募集到的学生军训服装捐给了农民工,这种方式值得肯定。
从军训服装浪费惊人可以窥见,很多高校的服务意识、节俭意识显然存在欠缺;从非得要学生统一穿迷彩服军训来看,很多高校又存在浓浓的面子思想。期待他们都拿出实际行动,防止学生军训服装成为“一次性用品”,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