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生娃也能享受大医院服务
G206为商户带来“国道优势”
下一篇4 2014年10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80余家医疗单位组建全省首家“妇幼保健医联体”
家门口生娃也能享受大医院服务

华玲 记者 李皖婷/文 程兆/图
早晨6点多,自助挂号机前就已经排起了长队
 

不久前放开的“单独两孩”政策让原本就拥挤的医院产科更加“气喘吁吁”,几乎每家医院都是床位爆满,连走廊上都加满了床。

不过这种局面即将得到改变。市场星报记者昨日获悉,由安徽省妇幼保健院牵头,省内多家综合性医院、各市县妇幼保健院和妇幼保健所等82家成员单位共同组建的全省首家“妇幼保健医疗联合体”成立,今后老百姓不用出远门,就能享受到国内知名专家查房、会诊、大型设备检查与结果互认等服务。

现状:大医院产科“一床难求”

昨天上午是黄铭铭第二次产检,她特意挑了个周末,以期可以少排一会队。

“第一次产检的时候,挂号排了一个小时,等叫号两个小时,轮到医生跟我说话又是20分钟,做检查又排了半个小时……”黄铭铭不敢想象,如果医院一直这么人满为患,她该去哪里生孩子。

这种情况在省城各大医院并不罕见,多家医院产科都是“一床难求”。一家三甲医院妇产科医生介绍说,与往年相比,今年该院的孕妇数量有所增加,以前半天仅“放号”100个左右,但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至少要“放号”150个,门诊医生也相应增加了一个。

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产二科副主任郭宇雯表示,自虎年以后,合肥就一直是“生育大年”。而不久前放开的“单独两孩”政策使得不少家庭追生“二宝”,这让原本就人满为患的大医院产科更加“气喘吁吁”。

方便:医联体内部可优先安排接诊

“构建妇幼保健医联体,可以联合提供妇幼医疗、保健等服务,实现建立预约挂号、分级诊疗、检验、大型设备检查与结果互认、远程会诊、信息共享等功能,开通双向转诊、重症孕产妇转运等多个绿色生命通道。”

对于刚组建的妇幼保健医联体,安徽省妇幼保健院院长刘辉充满了信心。他告诉市场星报记者,今后老百姓完全可以在家门口生娃,不用再去省城大医院争抢本就不多的床位。

据悉,医联体内部将建立双向转诊和危急重患者转运绿色通道,患者在联合体内的社区卫生中心或二级医院首次就诊后,如果需要进一步到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就诊,可开通绿色通道,方便快捷地预约到合适的专家;患者从社区向上转诊或从省妇幼保健院向下转诊,联合体内医疗机构都将优先安排接诊。

“这将大大节省就医等候时间,优化就医环节。”刘辉说。

贴心:在家门口就有专家“上门服务”

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是省内规模最大的首家“三甲”妇幼保健院,承担着“全省助产服务、计划生育、产前诊断和遗传病诊断、生殖保健等临床方面的业务技术指导、科研、培训、适宜技术推广;并担负着全省妇科疾病诊治、高危妊娠处理、助产分娩、辅助生育技术、计划生育手术、妇幼保健、新生儿疾病治疗、乳腺病诊治等医疗保健任务。

近年来, 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上海国际和平妇婴保健院、广州第三人民医院等多家专科医院,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大大提高了专科医院疑难、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与水平。

据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方向东介绍,妇幼保健医疗联合体组建后,将成立妇幼保健医联体专家库。专家库由国内知名医院专家、省内二级以上医院专家组成,将定期至医联体成员单位开展会诊、出诊、咨询、查房、讲课等工作。这意味着百姓可在家门口生娃,一样会有省内甚至国内的专家“上门服务”。

医联体还将建立免费接收联合体成员单位技术骨干进修学习,参加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和医疗培训的教育培训机制。核心医院的技术骨干同时也是各成员医院的技术骨干。

“妇幼保健医联体的构建让不同等级的妇幼保健机构都有各自明确的分工。一方面使不堪重负的三级妇幼保健院可以从繁重的医疗任务中解脱出来,担负起教学、科研和临床诊治疑难重症的责任;另一方面,基层医院可以借助于三级妇幼保健院的技术扶持与联合治疗,不断提高其医疗技术水平,既可以让闲置的医疗设备被充分运用起来,又可以据此增加就诊人数。”方向东说。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