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月末,浙江杭州、江苏无锡、福建宁德等地都有业主因个人按揭贷款逾期未还而被银行起诉的案例。这些案件中,业主大多声称“无力还款”。目前尚无更多数据显示,“弃房断供”成为全国普遍现象。但是,监管部门早已做出预警。(8月7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业主为何“弃房断供”?我想不外乎三个原因:一者无力还债。二者,房价前贵后降,沦为“负资产”时,权衡利弊的结果就是“断供”。三者,将“断供”当作谈判筹码,倒逼开发商毁约降价。不管何种原因,“弃房断供”无疑是一种“多输”行为:业主损失首付款,个人信用进入“黑名单”;“弃房”转嫁给银行,银行背负包袱;“断供”还会斩断资金链,让原本缺钱的开发商雪上加霜……
业主“弃房断供”,一旦呈现燎原之势,还会殃及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民生,对此不可小觑。
当下,一边是诸多城市纷纷松绑“限购”,甚至不惜财政贴补“救市”;一边却是,诸多城市楼市滞销,甚至“弃房断供”。这些迹象无疑在表明:楼市暴利时代已终结,楼市进入“冬季”。虽然,我国楼市或许不至于到了崩盘的境地,但我们也应该读懂“弃房断供”背后的不良信号,并作出相应的预警。
首先,作为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现象不可持续。
其次,银行不应再做个别唯利是图房地产商的“帮凶”。
第三,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甚至唯利是图,或让房地产业自断前程。市场不会永远单边向上,当畸高的楼价严重偏离楼房本身的价值后,一旦遭遇经济下滑,楼价里过多的“水分”必然会被挤出,进而反伤自己。最近,因为楼价降低而导致的“退房潮”和“弃房断供”就是明证。可以说,楼价一日不回归合理价位,房地产就一日不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