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大半个晚上,读完了乐文城先生的《王小波传》。这是国内第一本关于王小波的传记,荜路蓝缕,自有拓荒之功。虽然此前我已经读过一些研究王小波的文章,大致了解他的生平,但零零碎碎,不成系统。
对于我这样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文学青年来说,王小波就是一个用来寻找同类的接头暗号,是绕不开的存在。他的狂欢式文体,对黑色幽默、反讽技巧出神入化的使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冲击了很多人,也启蒙了很多人的写作。他对国学、民族主义、气功等问题的看法,显示了浓厚的自由主义色彩,也深深地影响了许多热血青年走上理性、经验之路。
而他与体制的决裂,他的生存方式则更显意味深长。王小波一生反对被“设置”的生活,始终身处“文坛”之外,与体制有着天然的隔膜。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辞去教职,走上了一条充满荆棘的自由撰稿人之路。在一个体制化生存深入骨髓,市场化媒体尚未勃兴的年代里,这不仅是一种自信和勇气,更是一种理性的自觉。这种生存方式的意义,恰如学者朱学勤所言“至少能提醒人,自由主义不仅仅是一套高头讲章,它还是一种身体力行的生活态度。”
对我个人来说,王小波更像一个启蒙地图。正是因为中学时代偶然读到王小波,我才知道“鲁郭茅巴老曹”之外,还有罗素、卡尔维诺、杜拉斯、许倬云、查良铮,才懂得按图索骥地找到《情人》、《西方哲学史》、《1984》、《树上的男爵》等一大批经典著作。他们和王小波的著作一起都在时刻提醒着我,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更为广阔的诗意世界。生而为人,要热爱智慧,努力成为思维的精英;有些知识虽然没有用,但仅仅因为它的美,就值得我们永远追求。
当然,这些年来,随着阅读兴趣逐渐从文学转移到社会科学,我已经很少读王小波了。即使重读,也大多是带着批评。毕竟,启蒙之后,还有更远的路要走。许多人认为王小波是能拿诺贝尔奖的,我觉得这有点拔高了。一味赞美,也是一种捧杀。
算起来,从我第一次读到王小波到今天,也有十多年了。十多年,我从一个懵懂少年正在稳步向中年人迈进,虽然我也日渐发现生活真的就像王小波所言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但我仍然相信他在《万寿寺》最后写下的那句话:
“人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需要一个诗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