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罗隐钟情安徽
徽印象
以技入境 写意为本
许国八脚牌坊的传说
下一篇4 2013年10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唐代诗人罗隐钟情安徽

周玉冰
罗隐图像
 

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钟爱安徽,游历山水,诗吟名胜。除了李白,另一位与安徽结缘非常深的唐代诗人恐怕要算罗隐了。安徽许多地方,同样留有这位诗人的足迹与诗歌。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一般人大概是从这句诗认识罗隐的。

罗隐(公元833年~909年),原名罗横,浙江余杭人。他自幼聪颖,博览全书,嘻笑怒骂皆文章。但他生性耿直,因时常讥谏时事而得罪权贵,尤其写了一部《谗书》,触动了李唐王朝。十次科举都不录取他,便改名为罗隐。从此,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过着寄情山水的生活。

古代,巢湖为江淮之间最重要的通航水路,往来商旅船舶一般都选择在姥山岛停泊。岛上有座“圣妃庙”。 “临塘古庙一神仙,绣幌花容色俨然。为逐朝云来此地,因随暮雨不归天。眉分初月湖中鉴,香散余风竹上烟。借问邑人沉水事,已经秦汉几千年。”罗隐这首《登巢湖姥庙》诗,感叹传说,写景抒情。

从相关文献记载来看,罗隐来巢湖大约在856年,因羡慕魏伯阳炼丹有方,寻踪来此。此行他还逗留四顶山、半汤温泉等地,并留有诗作。

巢湖畔四顶山有座朝霞寺,寺主精通诗文,与罗隐一见如故。罗隐甚至想削发为僧,他的《游四顶山》诗为证:“圣境天然别,精兰入画图。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遇夏僧无热,凌冬草不枯。游人来此地,愿剃发和须。”

安徽宿松留有李白的踪迹,罗隐也曾在那里隐居修炼。宿松有梅仙庵,因传说罗隐修炼感动了洞前的三棵梅树,梅树也随之修炼成仙。

从留存的一些地名和遗存来看,罗隐足迹几乎遍布宿松,期间罗隐还写有《晚泊宿松》、《赠宿松傅少府》等诗。“春生绿野吴歌急,雪霁平郊楚酒浓”写的就是宿松所见。

望江有一民间技艺挑花,是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来,香茗山吸引了无数名流驻足,梅福、李白、罗隐、解缙、翁溥等在此留有足迹。罗隐看到妇女村姑在麻布上以发丝挑花,便亲自设计图案,指导村民去挑、去刺。诗人的点化像是神来之笔,挑花开始由神品、贡品向日常生活用品转变,图案也向雅致方向发展。清代修撰的《望江县志》还收有罗隐的诗作。

晚年的罗隐,又过江去了池州。他与诗人杜荀鹤关系莫逆,彼此诗歌唱和,写了不少诗歌。当地也留有《罗隐出身》、《围腰来历》、《黄荆成条》、《飞子成林》的传说。

清代史学家吴任臣在《十国春秋》说了一个“世传罗隐出语成谶”的故事。传说罗隐经过池州金鸡山,吟诗道:“青山隐隐望长溪,独墩无伴只孤栖。草堂不见偻罗(聪明)汉,金鸡不向五更啼。”刚说完,巨石崩裂,一只鸡鸣叫着飞走。

从池州前行,就是黄山太平。他在这一带寄居,有时看看桃花潭,有时去宣城,当地人都称他罗秀才。他去世后葬在太平,后来墓地淹没在湖水中。为了开发旅游,地方政府仿旧制将罗隐墓重建在黄金岛上,并立碑志铭简述罗隐生平及其往来太平湖黄金岛的经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