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重名,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起名时会使用一些生僻字或者自造字。在二代身份证普查的时候,公安部发现人名中有8000多个字在任何字典、甚至国际字库里都查不到。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公安部正在制定“姓名用字字库”,今后将引导大家尽量使用规范字起名。(8月28日《北京晨报》)
家长喜欢给孩子取带生僻字的名字,一是因为生僻字中含义美好的字居多;二者,中国从古至今,从将相到明星,多有名中带生僻字的现象。何况,现在的父母文化程度又高,起个既富个性,又寓意良好,还显得雅而不俗的名字,谁不乐意?当然,避免重名也是一种重要因素。生僻字因“冷”而少用,重姓重名的概率则大减。
解决生僻字问题,关键是要改变公众的心理习惯,但这个实在太难。用“字库”来限制也是办法,但总给人以削足适履之感。有没有想过通过技术手段,比如提升系统信息识别能力、为生僻字标注拼音等来解决呢?甚至,也可以鼓励用4字名、5字名乃至洋名规避?字库为百姓提供参照当然必要,但既是“姓名字库”,就该在规范的前提下,本着“能收尽收”的原则,不能弄成字典的浓缩版。当然,对于生造字,必然要亮红灯,但也要留予空间,比如允许用同音字替换等。起名也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如果生硬剥夺,乃至一棍子打死,不是进步,实乃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