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审计署、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通知下发后,引发广泛关注。央视带头将有着13年辉煌的金牌节目《同一首歌》正式取消播出。 (今日本报A05版)
不可否认,《同一首歌》开播十多年来,成功举办了许多次大型演出,给众多老、少、边、穷地区的观众带去精彩的文艺节目,其功劳不可抹杀。但《同一首歌》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引发诸多争议和质疑的就是“圈钱”,可谓一边收获鲜花,一边迎接“板砖”。最有力的证据是,2008年《三联生活周刊》以详细的数字披露了《同一首歌》高达千万的举办费用,由于这个费用不是一般演出商所能承担,因此大部分是由地方政府或大型国企买单,这无形增加了地方财政负担,成为变相的“公款追星”。下有老百姓的骂声,上有五部门的禁令声,央视在经过数年的犹豫不决之后,现在终于对《同一首歌》“痛下杀手”,也就不足为奇。
然而在笔者看来,央视果断取消《同一首歌》固然值得赞扬,但绝不能就这样一停了之。我们认为,叫停之后,央视还有必要坐下来好好“盘点”一下,好端端的一档节目为什么会落得如今这种人人喊打的下场?《同一首歌》刚刚起步那阵子,打的可是“公益牌”呀,赴老区,下基层,从来都是干干净净的,怎么后来就越办铜臭味越重?为什么就没能挡得住诱惑呢?又是怎么和一些地方政府办“豪华晚会”的冲动一拍即合,沦落为“政绩晚会”、“烧钱晚会”的?
我们提醒央视盘点这些惨痛的教训,一方面当然是希望央视能认真吸取,防微杜渐,不要再把手头上现有的好节目给办砸了。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央视的主动示丑,将某些地方政府热衷于办奢侈晚会的操作路径公之于众,从而为相关部门今后发现和查处这类丑闻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