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8月份起,上海浦东公交金高公司推出了“职工道德银行”,规定凡每个员工做了好人好事,都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存入公交公司为员工所开的“道德银行”账户中,当积分累积到一定数量,还能兑换相应的奖品,如高压锅、洗发水、沐浴露等。(11月11日《东方早报》)
将道德与银行捆绑在一起,一件奇妙的事情就发生了。道德成了一种庸俗的商品,你做了所谓的好事,为有道德的行为耗费了体力和精力,获得的积分则相当于货币,而这些货币只能在这家公司所经营的道德商店里购买虚无的道德商品。高压锅、洗发水、沐浴露等等则成了促销工具,恰恰说明道德这种商品不好卖,需要一点小恩小惠来促销才能勉强售出。
如果这种道德银行,确切地说是“只出不进”的道德商店能够推而广之的话,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小市民的胃口。更久而久之,他们会直接越过道德这一个“障碍”,直接将自己的行为同高压锅、洗发水、沐浴露等商品画上等号。在做“好”事之前,市侩的人们先计算下自己行为所付出的代价,再看看所谓的奖赏是否能够与自己的付出匹配。这样问题就来了,重大的好人好事付出多,如见义勇为,如果仅仅获得一口高压锅,那么谁还会去做呢?小的好事,可遇而不可求,由此,一是会形成爱心扎堆现象,如学雷锋日集体去扶老人过马路,重阳节集体去敬老院帮老人洗脚等。二是存在道德伪币的现象,譬如自己制造出拾金不昧的假象等。
分析道德银行目的在于分析社会现实,道德银行所能折射出社会问题,笔者以为,一是,我们对见义勇为等重大道德正能量现象的投入太低。二是,要防止道德刷分的现象,更要防止见义勇为认证的随意化。而没有一个规范的认证体系直接导致了见义勇为行为认证难和救助难。三是,“只出不进”的道德商店如果没有公司的扶持,将难以为继,同样的,见义勇为基金筹备普遍“僧多粥少”,自然让更多的见义勇为的群众被拒之门外。见义勇为基金,不能陷入道德银行的窘境,单方面付出式的扶持难以持久。见义勇为基金会,具有不稳定性,但某些地方为见义勇为者上保险的做法值得借鉴,见义勇为者可以从侵害人、受益人、保险公司获得三份赔偿或补偿,这岂不是更完美的结果?
由此,不能将道德银行一竿子打死,而是应将其作为一个小范围内运转的促进道德正能量的社会模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构建一个能够长久运转的道德促进体系,以期在社会这个大集团里让道德正能量喷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