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淅川林业局原局长李三成看到黄山迎客松后,被迎客松的姿态所吸引。之后,他动用30多万元公款,打造了两棵高达15米的山寨版“迎客松”,并将其“种”在林业局门口。但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林业局负债已近600万元。2年后,局长因腐败落马,两棵假树随即也被拆除。(10月17日《法制日报》)
新闻的叙述颇有点小说味道:一把手流连黄山,即可花费30万公款打造山寨版“迎客松”,一把手落马了,迎客松也被拆除。人亡政熄,人走茶凉,貌似是再正常不过的官场生态,但笔者要问一句,是谁将迎客松扶正,又是谁将它推倒?
依据新闻的叙述,这个“谁”显然是这位原局长,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道理貌似说得通。然而,所谓人高众人抬,墙倒众人推,这个众人自然不是模糊的历史背影,却是活生生的机关众生相,至少他们会在树倒之后抱怨说,“工人们光拆除工作就花了近两天时间,除了里面的槽钢可以作废铁处理外,其他的材料全都成了垃圾,拖了几车才清理完。”
当然我们不能一味归咎于普通机关人员。原因在于“一把手”在干部任用和财务管理上拥有相当大的决定权,这就导致一些副职和下级干部习惯于“一把手”拍板,有意见也不敢提,既怕伤了和气,又怕领导打击报复。一句话,审计制度没有将一把手的手捆上,监督权力需要制度撑腰。
权力要审计。对“一把手”在任时的工作情况、财务情况进行全面的真正审计,尤其是加强对离任的、外调的“第一把手”进行审计,使之成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