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民众维权首先想到的是媒体?
有多少节目在“设计” 有多少“嘉宾”是托儿
非常道
让人有无穷阐释欲的 “防腐满意度”
下一篇4 2012年5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为什么民众维权首先想到的是媒体?

钱兆成
 

5月11日,重庆一所幼儿园的家长称孩子最近出现了肚子疼、呕吐等症状,随后几名家长“溜”进幼儿园厨房一探究竟,发现厨房存放已经发霉的大米,质疑幼儿园给孩子吃劣质食品。5月14日,60多名孩子家长通过罢课要求更换园长。幼儿园北京总部14日晚最终答应更换园长。(5月15日《重庆晚报》)

又是一起由当事家长寻求媒体帮助进而达成维权目的的新闻报道。应该承认的是,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组成的全方位、立体式的新闻媒体网络的信息传播活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影响着广大群众对事实的认识和评价。

在此背景下,一些有责任感、有公信力的新闻媒体也涌现出来了,新闻媒体作为公众舆论的代表对社会民生焦点、行政主体的施政行为等现实问题的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一些贪污腐化的现象通过新闻媒体的曝光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新闻媒体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和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力,因而成为当地民众维权的首选。

但是,媒体毕竟是起辅助作用的。这家幼儿园每月保育费880元、餐费350元,每年赞助费9600元,这样算下来,一年要花掉2万多元,吃的却是发霉的大米,那么剩余的学费到哪去了?套用鲁迅的一句话说,就是孩子吃进去的是“草”,被园长“挤”出来的是真金白银。事件如此触目惊心,家长们则化身一个个精明能干、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的警察,最终通过暗访的形式查出真相,笔者不禁要问:监管部门哪去了呢?

问题到此,虽然主管部门、司法机关还没有定论,但账目铁证如山。问题已经解决大半。在赞叹媒体本质回归后所发挥的不可估量的作用之余,我们不由冷静思考为什么许多类似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媒体公开监督?到底谁才能阻止“黑心”园长口中夺食之类的不平之事?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