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热传美国大使馆一份招聘试题,内容涉及多种学科,其中有一问:你有一个剃须刀片、一片纱布和一瓶苏格兰威士忌,怎样切除自己的阑尾?此外还有预判世界末日及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问题等。试题一出,让人目瞪口呆,网友纷纷表示,这太难了,不知如何下手,面对试题自己就是一个白痴啊!
回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也曾出现过类似的“偏题怪题难倒众神明”的恶作剧,被考倒的有作家、教授、编辑记者乃至教师本人。作家王安忆做过一份高中语文试卷:“一叶知秋”的“知”字作何解释,要求在“理解、知道、了解”三词中选一词,王选“知道”被判错,标准化答案是“了解“。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请教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一道作业题:以“楠”字组二十个词。这位副教授翻遍工具书无法完成,只好以“楠木桌”、“楠木柜”、“楠木椅”等等敷衍塞责。还有一个小朋友请当编辑的姐姐帮她写出“绵羊”、“水牛”的反义词,这是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这位搞文字的姐姐苦思冥想,使出浑身解数,无论如何也“反”不过来。别以为这是相声段子啊,这些都是曾经发生在我们学校、家庭中的活生生的事例。
美国的这份试卷后来回应为“是假的”,题目虽怪却不假而且大多有据可查,甚至有一定的权威性,他反映了西方人崇尚的发散式教学思维。这些考题课本上找不到,它考的是课外知识,折射出美国注重提炼、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教育理念。相比之下,我们出的这些偏题怪题只能反映我们封闭统一的教学模式是何等荒谬。这样的教学只会引导学生死记硬背、猎奇、钻牛角尖以迎合考试,而不是开动脑筋,从不同角度、不同观点思考,找出最佳答案和办法。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学的本质追求,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如今,以“考”学生为目的的应试教育虽然有所收敛,填鸭式的满堂灌、标准化的考试判题之类也可能有些改观,但教育领域的问题依然积重难返。教育观念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只教“学会”,不教“会学”,只培养“考生”,不培养“学生”,这样的教育终究没有希望,于是就有了“钱学森之问”这样的提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