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无大学生”推荐标准:妥否?
教师问“智”于“医”,谁来为教育“把脉”?
非常道
“部长”问责, 又一场《假如我是真的》
下一篇4 2011年10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三代无大学生”推荐标准:妥否?

 

观点 交锋

10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布该校的自主招生政策:将在2012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考试中实行“校长直通车计划”和“圆梦计划”。“圆梦计划”要求被推荐的考生平时成绩排名为所在中学的前10%,且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农村户籍学生。(本报今日08版)

正方:“偿还”教育不公的“欠账”

高校,尤其是名校,维系教育公平是“份内事儿”,打破阶层固化是“衍生价值”。透过一些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变化,不难发现其共性:将优质教学资源向社会的弱势群体倾斜,向农家子弟敞开大门。这是践行“穷人教育学”。尤其在当下,教育公平程度依然较低,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以自主招生的路径,推进教育公平与资源配置是一个突破口。

教育不公的“欠账”很多,总是要偿还的。在广大农村,“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确实存在,或还很普遍。贫困、上不起学、教育资源匮乏、高校名额“被挤占”……让不少平民没有实现“努力奋斗十八年”,更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就是从恢复高考算起,差不多有二三代人的时间周期。其间,确有很多教育公平“被拯救”,但亦有很多教育不公“被遗忘”。

三代无大学生,偿还教育不公的“欠账”。有网友认为,此政策有矫枉过正之忧,有哗众取宠之嫌。笔者看来,是另一种“父债子还”——社会欠下父辈的教育债,偿还给子女。教育“欠账”不能一笔勾销。从这个角度看,是一种补偿机制,对以往的教育不公实行“理赔”。让那些“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没机会”的群体看到希望,让阶层固化的土壤“松动”。

草根有梦想,社会就有希望。人大的“圆梦计划”,虽显苛刻,甚至有点古板,但能让“农前代”、“农一代”们在子孙身上“圆梦”。“放弃上大学”已在不少农村成为普遍现象,并呈蔓延趋势。这是对教育不公的无奈,对“知识改变命运”的失望。即便带有一定矫枉过正的政策,也是点燃他们的“梦想”,是连本带息地还账。          王旭东

反方:“画蛇添足”的怪异之笔

为祖孙三代圆一个久远的梦,功德无量;反之,如果无缘无故地粉碎一个人唾手可得的梦想,也许会给这个人造成一生的噩梦。人大“圆梦计划”正是纠结在这样一种尴尬境地。

人大的本质好意应该不难让人领会,他们旨在画一幅推动教育公平的美好图景。明文规定对“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农村家庭实行特惠政策,成为这幅美好图景的一笔浓墨重彩。然而,这恰恰是“画蛇添足”的怪异之笔。

以家庭背景论招生资格,在太多的层面上明显经不住考量。首先,所谓“三代家庭”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并没有具体交代,这里面就留下不无滑稽的扯皮空间。

其次,假设家庭成员专指爷爷、奶奶及父母,那么,对目前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家庭而言,“三代无大学生”是一种显著差异性存在呢,还是几乎清一色的普遍现象?如果属于普遍现象,则上纲上线地附加这一招生条件就无异于朝天放枪。

再者,单单拿农村孩子与农村孩子比拼,或者说拿穷人孩子与穷人孩子比拼,这样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招生举措,不仅无益于破解城乡群体之间的教育不公平,相反,却在社会个体之间制造新的不公平,比拼的结果是,这些农村孩子哪一个都伤不起。     王景曙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