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楼下的忧思
“六不总理”,晚年大事不糊涂
央视主播炮轰 《子弹》是否有理?
权力失范催生“史上最贵螺帽”
下一篇4 2010年1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塔楼下的忧思

州 立
 

近来,各大城市竞相建设超高塔楼的消息不绝于耳,高度不断攀升,从300米到400米,到500米,再到600米,大有不拔头筹誓不罢休之势。这种竞高之举还在向中等城市蔓延。随着塔楼的不断升高,我的忧思也与时俱增。

一般来说,超高建筑的构想萌生于宏观经济向好、启动于资金流动性宽松的情景之下。投资者似乎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其间,也不乏成功的范例。但是,宏观经济变数多多,今天是艳阳高照,明天一阵朔风吹来,就可能阴云密布。就眼下而言,前两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央行对资金的流动性实行放量政策。而与此同时,又慢慢积累了通涨的压力。为了解决新的矛盾,金融政策便应势而变为“稳健”,资金的流动性呈收缩之势。在城市建设上,如果一味保持惯性思维,不知应变,岂不要触霉头!年初,号称世界第一高塔的“迪拜塔”磕磕碰碰建了五年,建成开幕之日,就是投资者深陷债务危机之时,甚至导致迪拜政府的股价大跌。这个教训值得汲取。

问题还在于,站在塔楼背后的,除了实际的需要而外,还有虚荣心作祟。以为我们现在已经强大得可以,“世界第二”,什么都不在话下。持有这种心态的,如果不只是个别人物,个别企业,而成了一种社会心理,社会病态,那就祸患无穷了。

猛然想起了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日本。那时的日本经济如日中天,连续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对外收支盈余急剧增加。有些暴发的日本人环伺世界,企图用金钱收购所有著名的事物,甚至有人扬言,要买下整个“美利坚合众国”。1985年9月,由美国主导的“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大幅升值,日货出口受阻,转而扩大内需。而此时的产能过剩又碰到内需不足的“顶门杠”。过多的流动性便冲向房地产业和股票市场,导致地价爆涨,股价扶摇直上,出现了严重的泡沫经济。到了90年代初,银行开始收紧银根,希图挤出泡沫,结果地价、股价一落千丈,企业倒闭之声此起彼伏。日本经济走向十年衰退的恶梦。

日本的教训不应复制。中国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多指标的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居于“后排议员”的位置,我们有太多固本强基、事关民生的大事要做,容不得半点浮华和虚荣。面向未来,还会遇到很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常怀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戒慎恐惧。即使将来富裕了,也不可忘乎所以。《诗》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此,方能处变不惊,化险为夷,以平实的心态和坚实的步履走向宽广的彼岸。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