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先舞皖江“龙身”
“蓝领人才很吃香,不要都挤独木桥”
皖江发展先要金融“造血”
3上一篇 2010年11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本报记者独家对话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周道炯
皖江发展先要金融“造血”

记者 任金如
 

昨日,在皖江(长三角)城市发展高层论坛上,今年78岁的周道炯老人提及故乡安徽,溢美之词不绝于口。在安徽生活、工作50多年的故乡情节,让他也忍不住向本报记者说出了他对皖江发展的一番“高论”——金融发展对于皖江示范区的意义,就如同人的血液的核心作用;支持皖江跨越发展,就首先要支持金融业发展。

本报记者:为什么本次论坛会选择芜湖作为举办地?

周道炯:选择安徽,选择芜湖来举办这次论坛暨年会,是因为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对于中部的崛起特别是安徽的跨越发展、促进安徽经济结构调整与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并且,因为安徽的芜湖在134年前就是重要的通商口岸,同时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

本报记者:在您的心目中,安徽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周道炯:上个世纪80年代,在我当安徽省财政厅厅长时,安徽的财政收入在22~23亿之间,而2010年,安徽的财政收入可能将达到2000亿。安徽作为长三角最紧密的腹地和迈向中西部的桥头堡,天然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独特优势。与过去相比,安徽在发展飞跃,但是与邻省相比,还是有差距。因此,要用宽广的世界眼光来把握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

本报记者:安徽如何做好皖江示范区的承接转移?

周道炯:安徽与长三角无缝对接、与环渤海湾、珠三角相近相连,这种与全国最具活力的三大经济区紧密联系的地理位置独一无二。目前,形成的能源、建材、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等基础产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要看到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四大商行和安徽的一批地方银行落子“皖江”。

金融业发展对于皖江的作用,就犹如人的血液的核心作用。安徽目前的上市企业有68家,在全国不弱,芜湖也有8家,明年安徽上市公司可能会达到70-80家。非常高兴安徽从上到下都有一批熟悉金融运作的干部。不做资本市场是不行的。        

精彩语录集锦:

昨日,在论坛上,与会专家们对当下“热点”进行了分析(现摘录部分如下):

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城市规模急剧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城市病日渐明显,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上海11·15大火就是城市病的集中体现。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万清

最近物价涨得老百姓揪心,这是热钱对中国经济冲击的结果。我们应对的策略,只能是再通过市场游戏规则去平衡。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第一副会长王茂林

没有就业机会比低工资更可怕,我主张皖江示范区的劳动力先就业、再谋高工资。

——江西省社科院院长汪玉琦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