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安徽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荣兆梓回到母校——上海复旦小学,回忆小学时光,感触颇深……“这些年深刻感受经济、教育飞速发展。”荣兆梓教授潜心研究经济学,他从经济专业的角度以及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向记者描绘了几十年来的变化。
更多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
荣兆梓出生于上海,他在上海读完了小学四年级,回想起自己小学时光,荣兆梓记忆犹新。“教室不够,学生轮流上课,我每天下午才能去学校上课。课外也没有专门的运动场地,就在离家不远的湖南路上踢足球。”
1960年,荣兆梓随父母工作调动来到合肥,1968年他下放在池州市贵池县农村,两年后回到合肥纸箱厂成为一名维修工。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他开始了政治经济学专业的系统学习。
1981年从安徽大学毕业后,荣兆梓在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江淮论坛》从普通编辑做起,一直到副主编,1997年回到安徽大学任教,直到退休。
作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的一名退休教授,荣兆梓表示,教育的发展从数字上就能看出,1977年安大学生也就两千人,现在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更多的学生接受到高等教育。
生活水平的提高直观展示经济发展
回想自己的学习时光,荣教授说,他将学习研究作为一项爱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社会在发展在变化。跟随经济发展,随时都需要学习。
“在纸箱厂时,我们几个中学同学组织学习小组,从学习哲学开始,到后来学习《资本论》。”每周六晚上学习小组还讨论分享心得,“工作挺累的,但是从来没有耽误学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荣教授至今受益匪浅。
荣兆梓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他在学术领域内有着显著的贡献,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并在多个学术刊物上发表,其中一些研究成果获得了省级和国家级奖项。
从专业的经济学角度,荣教授告诉记者,“解放初期中国人均GDP在全世界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专业上有一个概念——低水平循环陷阱,就是吃不饱的情况下,拿不出剩余来搞建设,没法投资,很难走出来这个陷阱。但是我们国家经过三十年努力,成功跃出低水平循环陷阱。”
“经济的发展水平,直观的层面,就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就能很好地证明经济发展。”荣教授也用自己的经历说明了这一点:1960年,荣教授刚来合肥时,从上海出发,坐火车需要整整一天的时间,现在发达的高铁网络,两小时就可以到达,“当时物资匮乏,买任何东西都需要凭票,结婚时发了一张家具票,只能买一样家具,现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