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畔有“船谷”
2024年9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长江之畔有“船谷”
——池州打造绿色船舶制造新高地
星级记者 黄洋洋 文/图
池州市贵池船舶工业基地,一艘艘建造中的货船立在船台间,构成长江边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池州鑫飞扬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船台上,一艘海轮正在建造中
航拍池州市贵池船舶工业基地全貌
 

安徽是全国内河船舶建造大省,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近日,安徽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印发了《安徽省加快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与特色海洋工程装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方案围绕建设智能绿色制造强省总目标,充分发挥安徽省沿江近海独特优势,重点开展内河绿色智能船舶创新发展试点,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特色产业集群,构建“345+N”产业发展格局,明确到2027年,船舶工业产值突破500亿元,造船完工量实现300万载重吨,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在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布局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在池州市贵池区布局船舶装备制造,发展绿色智能船舶修造集聚区正迎来重大机遇。

池州市贵池船舶工业基地是安徽省三大沿江船舶工业基地(池州、铜陵、芜湖)中集聚造船企业最多、利用连片长江岸线最长、占地面积最大的船舶工业基地,是南京上游最大的船舶修造集聚区。2009年建设以来,该基地先后引进了8家船舶修造企业入驻,产业聚集已形成规模。近年来,当地多措并举推进乌沙船舶工业基地建设发展,提高船舶修造企业生产能力水平,推动船舶修造企业转型升级。

8月7日,在位于池州市贵池区乌沙镇的贵池船舶工业基地池州鑫飞扬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内,一艘艘在建万吨集装箱海船排列在长江岸线上,颇为壮观。该公司董事长谢飞向记者介绍,2023年企业接到订单近30万吨,交船12条,2023年订单还有5条在建。

“我们公司成立于2011年,最早这里只是一片荒滩。经过十多年发展,目前我们企业已经从内河船舶造到了远洋集装箱船。目前公司也在积极扩展海外客户。今年上半年,我们分别出口到巴拿马和俄罗斯两条货船,每条载重3万多吨,造价1亿多元。还有来自阿联酋、新加坡的客户对接业务。”谢飞说。

“贵池船舶工业基地共建成船台45座,可建造长度180米、5万载重吨以下船舶,备案产能130万载重吨。”贵池区乌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晗介绍,2023年基地共交付船舶30艘,已成为南京上游最大的船舶修造集聚区,年度造船完工量62万载重吨,占据全省份额的半壁江山。

绿色智能船舶是采用先进绿色技术、智能系统和绿色设计方法,实现节能、减排、降耗和提高运营效率等目标的新一代船舶。今年4月,全国内河载重吨位最大的“油改电”散货船——“川川长江001号”在贵池船舶工业基地下水交付,这也是安徽下水的首艘“油改电”货船。此举标志着国内内河船舶“以电代油”能源革命走入新阶段;也标志着贵池船舶工业基地在加快推进长江航运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中跨上新台阶。当前,贵池船舶工业基地正在探索内河船舶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掀起内河船舶“以电代油”能源革命,聚力贯通“电化长江”产业链条,推动长江航运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

贵池区乌沙镇乌沙社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贵池船舶智能绿色制造产业园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地推进。作为安徽省重点项目的贵池船舶智能绿色制造项目规划占地669.5亩,总建筑面积约为21.48万平方米,其中标准化厂房约19.3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0.3亿元,计划2026年6月投产运营,设计年钢耗量达20万吨,远期更是规划至25万吨。

“通过引入智能化、绿色化制造理念,我们不仅要提升造船产能至年100万载重吨,更要在环保和效益上实现双赢。”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传统造船企业多分布在长江大堤外侧,生产工艺紧邻岸线,对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出于对长江岸线资源保护的需要,该项目对现有造船企业的相关加工工艺退至圩区内,长江岸线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进一步巩固,产业结构也将进一步优化,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未来,基地船舶分段加工部分将会实现“7×24”小时工厂化生产,解决船台占用周期长、施工受天气因素影响等问题,大大提高造船效率,预计可缩短造船周期3至6个月的时间。同时,船舶智能制造水平将大幅提高,通过机器替代部分人工,实现造船业提质增效。初步估计在投产运营后,贵池船舶工业基地产值将会达到30亿元,将加快推动当地船舶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构建船舶制造、船舶配套、船舶生产性服务相衔接的现代船舶产业体系,有利于承接长三角及沿海造船产业转移,深度参与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强链行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眼下,池州市锚定“建成全国内河最大的江海联运绿色智能船舶制造集聚区”总目标,以船舶工业基地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以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模式培育一个新的船舶产业集群,力争将贵池船舶工业基地打造成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较为完备的“安徽船谷”,努力为安徽省加快推进长江航运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