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一起形式主义是国家管网集团办公室对各部门各单位召开会议缺乏统筹,导致开会多陪会多。通报指出,2022年国家管网集团总部(含部门单位)要求下属企业参加的会议800余次,平均每个工作日超过3次。(今日本报01版)
国家管网集团总部(含部门单位)要求下属企业参加的会议800余次,确实过分。一年只有240多个工作日,平均每个工作日超过3次会议。
其实,除了国家管网集团,各地类似的情况很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许多地方的党政领导把开会当成了政绩。当下,很多人一天到晚埋怨会多,但轮到自己却依旧会照开。会议有了记录,上级领导才知道你在做什么,至于会议散了之后做了什么,那就另当别论了,有的甚至把开会等同于抓落实,认为工作就是开会,开会就是工作。
有些部门和领导喜欢开会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懒政。有些官员工作水平不高,干工作拿不出像样的举措,不开会好像没事可做。于是部署工作、解决问题过分依赖开会,无论大事小事,先开会再说。对上级布置的工作只能照搬照抄照讲。一旦在落实过程中出了问题,也可以用“会开过了,要求提过了”来推卸责任,规避风险。
会议太多,不仅消耗大量人力财力、时间精力,而且败坏了机关作风。试想,一个基层干部一年要开800次会议,几乎天天在开会,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抓工作?“大会中会小会,会会有我;你说我说他说,说了也白说”,这样的“会海”怎么会有办事效率?损坏的将是公务人员的良好形象。
遏制“会海”,应该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去执行,形成科学规范的会议制度,对各种会议的时限、数量、参会人员等作出刚性的规范。一些地方对会议实行限时限人制、并会套开制、网上开会制等一系列高效务实的会议制度,不妨进行总结推广。只有让官员从“会海”中走出来,才能让官员用更多时间、精力深入基层和为群众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