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我国已经有一些地区进入了“梅雨季”。“梅雨季”,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我国长江中下游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续阴雨天气。
梅雨季节的一个特点是闷热、时晴时雨。在梅雨季节,不少人会出现头痛、关节痛、头晕、倦怠等各种不适症状。那么,在梅雨季节如何预防这些不适症状的发生,愉快地度过梅雨季节?一起来看本期健康问诊为你集纳的国内外专家的意见。
在梅雨季节里,连日阴云密布,天气潮湿。一到这个季节,很多人会出现头痛、头晕、情绪低落等不适。梅雨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我国南部地区以及韩国、日本列岛南部一带。日本爱知医科大学医院疼痛缓解外科疼痛中心客座教授佐藤纯指出:“气压、温度、湿度等方面的变化引起的不适叫做气象病,从初春到梅雨季节,因为这种不适前来就诊的人最多。”
引起身体不适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自主神经发生紊乱,失去平衡。自主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各自发挥着不同作用,同时使身体维持在一定状态。日本东急医院心内科医生伊藤克人解释说:“在气温和气压频繁变化、湿度增高的状态下,为保持身体的一贯性,自主神经会承受更大负荷,容易发生紊乱。”
例如,在天气冷的时候,交感神经会使皮肤表面的血管收缩以防止体温下降,而在天气热的时候,副交感神经会扩张血管,让热量散发。但在梅雨季节,每天都有冷暖的温度差,再加上如果被雨淋湿,身体就会发冷,因此为调节体温,自主神经往往容易疲劳。
佐藤纯说:“在气象条件中,对自主神经影响特别大的是气压,如果气压降低,偏头痛和关节痛会加剧。”
另一个原因是心理压力。阴雨连绵、湿度增大的环境会让人感觉抓狂。加上“由于日照时间短,通过晒太阳在大脑中产生的神经递质数量会减少,从而容易出现心情低落和倦怠感等”。
个人本身的体质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日本横滨药科大学校长助理、大塚医院院长渡边贤治指出:“在梅雨季节容易出现不适的人,很多有所谓的‘水毒’。”水毒是指体液分布不均,容易积聚在身体的某一部分。例如,如果内耳的淋巴液过多,就会发生眩晕。渡边贤治说:“容易晕车、傍晚容易出现水肿的人可能体内有水毒。”
上述身体不适与生活习惯有关。佐藤纯提醒说:“要防止自主神经紊乱,有规律的生活、充足的睡眠和轻度的运动不可或缺,这是理所当然的。”
在此基础上,希望大家在梅雨季节之前做到“暑热顺化”。所谓“暑热顺化”,是指让身体逐渐适应暑热,变得耐热。
佐藤纯说:“对付暑热的一个普遍做法是,通过‘暑热顺化’变得容易将汗液排出体外,这样就能有效地散热,降低自主神经发生紊乱的几率。”通过锻炼身体使之容易出汗,就能排出体内积聚的多余水分。
为了做到“暑热顺化”,可以做轻度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拉伸,或在温水池里较长时间泡澡。
摄入水分的方法也有讲究。渡边贤治建议说:“为了不让多余的水分积聚在体内,要经常少量喝水。肚子受凉是导致肠胃功能下降进而引起不适的导火线,所以最好饮用高于室温的饮品。”
在梅雨季节里,遇到天放晴时,积极到户外晒太阳也很重要。
伊藤克人说:“梅雨季节的不适大多会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善,但也有人会因不适而变得抑郁。为了不发生这种情况,希望大家先迈出一步,让身体动起来,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