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碗
千年古镇陵阳
端午
忆童趣
下一篇4 2024年6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饭碗

查鸿林
 

饭碗即人们一日三餐离不开的盛饭用的碗,别看那小小的圆圆的一块巴掌大,对于人类生存来说,饭碗是多么重要。

我自己首次使用的不清了,但我看到过许多人家在孩子幼时给他们第一次使用的饭碗。大多是找来一根大毛竹,在有节的地方锯下来,一头平着节锯,另一头余下一寸左右,然后用砂纸里里外外打磨光滑,就可以使用了,后来知道为什么孩子幼时要用竹质的碗,是防止小孩子把饭碗甩到地上打碎,也有人家用木质的饭碗,道理是一样的,直到孩子大了,饭碗端牢了,才使用粗瓷大碗。

人们常用的饭碗,材质不仅有竹、木,其实更多的、最普通的是陶瓷碗。中国人围绕饭碗而进行了几千年的陶瓷制作,硬是培育出了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从饭碗到各种生活用品、装饰品制作,外延不断扩大,技艺越来越精湛,唐三彩、宋汝窑就是其中登峰造极最为典型的代表。有一年,从景德镇路过,那可是让人大开眼界的瓷都啊,各种造型、瓷质、大小、花纹的饭碗和瓷制品比比皆是,让你眼花缭乱,爱不释手,最诱人的一点是品质好、价格不贵,外地人只要驻足围观、拿在手里看了,就一定舍不得放下,也一定不会空手而回,这就是景德镇瓷器魅力所在,我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木、竹、瓷质的饭碗外,也有金属、无毒塑料等制作的饭碗。有一年,孙子还没有出世,爱人去四川旅游,在少数民族展示的商品中,她看中了一只闪闪发亮的小小银饭碗,一番讨价还价,然后毫不犹豫以2600元的价格买了下来,也算是准奶奶对孙子的疼爱吧。此番操作,估计是受古装电视剧影响,那些贵族、皇家的人吃饭时使用银饭碗,如果食物中有超标的毒素,就会使银子发黑,并不再食用,起到防护作用。至于塑料制品的饭碗,虽说无毒但使用的人还是很少的,因为天天吃饭绝非儿戏,切不可粗心大意或心存芥蒂,那就得不偿失了。

想起家乡的生意人也很有意思,有时他们做出的举动让人匪夷所思。幼时随大人去茶馆吃早点,油炸米饺和小粑粑是必上的点心,用粗瓷大碗送上来的点心,我发现一个秘密,大碗底下都有个小洞,我以为店家节约,要把碗用到碎为止,可发现邻桌人用的大碗都是这样,好奇心驱使我问大人是怎么回事,他们告诉我,是防止有人吃完点心后把碗顺手捎带回去,再说那时看碗结账,结账后店小二才把空碗收走,有些占小便宜的人钻这个空子,把吃完点心的碗带走或者甩到临窗的河里去,店家见食客面前无碗,以为结账了。现实逼迫店家不得已而为之,听完大人的解释,我就比较鄙视占小便宜人的做法。其实,很多地方风俗中都表现出对饭碗的尊重,比如不能用筷子敲打饭碗,不能把筷子斜插在饭碗里,默默无闻陪伴人们度过一生的饭碗,有什么理由不被敬重呢?!

时至今日,饭碗通过高科技的介入,更为精细美观,像艺术品一样在赏心悦目的同时,也让人食欲大增。随着语言艺术的丰富多彩,饭碗也被引申为职业、生意、市场等,比如说到粮食供给时: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比如遇到好职业,就会说:这是铁饭碗要好好珍惜;当然要有一技之长,方能端稳自己的饭碗。早些年,鲁迅先生也是这么认为的,他在《书信集·致曹靖华》里说:“要找一饭碗,却怕未必有这么快。”

说千道万,无论是现实饭碗,还是隐喻饭碗,我们都要有对饭碗珍惜、敬重、感恩之心。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