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宣城市旌德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第一批“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日前,记者随省人大“江淮环保世纪行”采访团实地走访该县乡村,记录当地持续践行“两山”理念,打造绿色发展高地的生动实践。
“我们作为‘全国林长制改革策源地第一村’,坚持‘五绿’(增绿、管绿、护绿、用绿、活绿)并进,造就良好生态环境,成功引进丰润农业公司等多家农林企业进驻。”蔡家桥镇华川村党支部书记王宏明告诉记者,当地大力发展山核桃、白茶、油茶、灵芝等种植,集体经济收入近百万元,逐步走上了“颜值”转化成“产值”的快车道。
近年来,旌德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充分发挥现有山林资源优势,念好“山字经”,做足“林文章”,探索“两山”转化路径,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优化林业发展环境,打通兴林富民新通道。目前,全县拥有各类林业经营主体415家,注册家庭林场110家,全县共发展灵芝、黄精等林下中药材6.7万亩,香榧、油茶特色产业2.6万亩,林业总产值达34.9亿元,实现了“以绿为宝,点绿成金”。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年来,庙首镇里仁村紧紧扭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积极谋划特色产业项目,通过发展“一芝一叶”产业品牌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着力做好建链、强链、延链文章。
里仁村党总支书记陶国强介绍说,近年来里仁村探索“党总支+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扩大村营经济收入渠道,实现了从“涣散村”到“示范村”的发展蝶变,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8年的21.6万元跃升至2023年的155.44万元。
2016年前,柳溪村集体收入不到3万元,处处都是撂荒的山场,村子穷,村民也穷。如今,草变白茶、山间长香榧……短短几年时间,柳溪村已流转林地4600亩,发放《旌德县生态资源受益权证》236本,村民若有新的“存储”需求,“两山银行”也可随时受理。曾经的“空壳村”摇身一变成了“产业村”,2022年,柳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成功突破百万元大关,2023年达到了111.7万元。此外,兴隆镇三山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以摄促旅,文旅结合,以“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从旅游产业衍生不足、产业特色不明显正朝向实现特色产业支撑、多产业融合的良好态势发展,突破了旅游发展瓶颈,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村民广泛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