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67年前的书签 一场隔空的相遇
2024年3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张67年前的书签 一场隔空的相遇

书签
周净秋女儿接过书签并捐赠给学校
周净秋(后排左)与董校昌(前排中)的合影
 

近日,在浙江大学校内论坛上,一位同学发帖称自己在图书馆借书时,意外发现了一枚写于1957年的书签,这张书签被夹在1956年第二版《固体物理导论》英文书中,上面写着“赠给好友 周净秋”。字迹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另一面还绘有精美的图案。

发现这张书签的是该校2022级物理学院本科生赵文楷。他表示,自己出于科研的需要,在借阅的书籍中偶然发现了这张书签,很想找到这位物理系的老前辈。这一帖子引发众多网友关注。“这张带有温度的书签一定承载着一段特别的记忆”“很好奇周学长与写书签的人有什么美好的故事”“67年了!后续借书的人都能把书签原封不动归还”。

3月26日,书签的主人周净秋找到了!

书签“物归原主”

女儿将其留在浙大作为纪念。

26日下午,浙大学生代表带着这张书签来到浙江萧山新桐初中,亲手将这份67年前遗落书间的“美好”交给周净秋的女儿周艳。周艳是萧山新桐初中的一名科学老师。初见这张书签,她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接过,“这张书签真精致!画得也很用心。”考虑到这张书签遗落于父亲的母校多年,是父亲求学生涯中的一段青春回忆,她提出自己代表兄弟姐妹,将这枚书签捐给浙大留与更多校友作为纪念。

周净秋是萧山戴村人,1960年考入杭大物理系,1964年毕业,毕业后先分配到诸暨当过公社干部,之后当过初中老师,最后在萧山六中担任物理老师,直至1998年退休。2014年,周老先生因病过世。

据周艳推测,这张书签可能是父亲的高中同学送给他的。在其印象中,父亲酷爱读书,受其影响,他们兄弟姐妹四人的很多个寒暑假也都是在阅读中度过的。“父亲时常鼓励我们要努力学习,带给我们很大的影响。”

“只要拿来,没有修不好的”

家里经常堆满邻居们等待维修的电视机。在周艳的记忆中,父亲生前很爱鼓捣各种半导体电器像电视机、收音机等,都是买了配件自己组装。热心肠的父亲也常常帮邻居维修家电。

每逢暑假,家里就堆满了等待维修的电视机。父亲修好后,只收点零件费用,还会像上课一样细细讲解其中原理:“为什么会坏”“哪个原件出了问题”。周艳表示,小时候家中并不宽裕,曾经有电子开关厂想聘请父亲担任技术顾问,但他拒绝了。“父亲说,如果有技术上的问题需要帮助自己可提供指导,但并不打算将其作为副业用以赚钱。”

喜欢诗词的理工男

周艳印象中的父亲是个擅长写作,喜欢拉二胡、吹口琴的文艺青年。在周净秋的初中母校,临浦二中(现为萧山二中)出版的一本纪念集中,留存了一些周净秋少年时期与同学们的合影,还有其同窗好友写下的诸多美好回忆。在书中,周净秋的初中同学董校昌这样写道:“周净秋内向、文静,好读书,喜诗词,善摹仿古体诗词,诸如‘西江月’之类。”爱好文学的两人私下还以笔名“萍”“菱”互称,课余仿作古诗词,相互传观,批评得失,自得其乐。后来学校成立文学兴趣小组,颇通诗词的周净秋便成了其中主力。

“少时冒着酷暑,奔波四十里与好友相聚,临别时两人彻夜长谈。毕业后为解好友燃眉之急,慷慨寄去25元,听闻好友恋爱遇难,积极鼓励撮合……”在董校昌文章里,一个个琐碎又温暖的细节,描述出与周净秋的友谊。

周艳说,“父亲有很多十分出色的同学,但他却从没有因为我们的前程去麻烦过同学们,自立自强是年少时他常常教育我们的话。”

这段跨越67年的“相遇”感动了众多网友,“一个温暖而又治愈的故事”“两个时代的人在书签里遇见了”。

来源:央视新闻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