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023年12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刘斯奋谈古典文学
三条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刘斯奋 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画院院长
 

记者:您对古典文学研究颇深,曾出版了《岭南三家诗选》《黄节诗选》《苏曼殊诗笺注》《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他》等著作,对于古典文学的爱好始自什么?

刘斯奋:我受父母的熏陶影响,从幼年起就大量诵习古典诗词,不仅背诵而且创作。十六七岁就掌握了各种诗词格律,而且能写得很像样了。例如有一首《观沼气发电有感》,是我十六岁的作品:“江湖浪迹任消磨,一旦逢春意气多。愿化明珠三万斛,直教流影乱星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又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注释,先后出版了《岭南三家诗选》《苏曼殊诗笺注》《黄节诗选》《梁启超诗文选》《唐宋诗词彩图辞典》《白话诗译宋四家词选》等七八种本子。这样一种研读经历,当然还加上后来对传统典籍的全面的涉猎,使我获得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比较深入的理解,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记者:能否具体谈谈您的求学情况?

刘斯奋:就我而言,主要是集中从三个方面下工夫:一是通过古典诗词入手,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来有诗国之称。从古至今两千多年间,由于民众的喜好,加上统治者的大力提倡,甚至一度实行“以诗取士”,诗歌的作者之众,留下的作品数量之多,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光是成书于清代的《全唐诗》,就收入了49000多首,作者2200余人,而且还远不是全部。上世纪中叶成书的《全宋词》则共计辑两宋词人1300余家,词作约两万首。如果把其他朝代的都算到一起,那真是不得了。

后人通过阅读,就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感受到当时人们的喜怒哀乐、价值取舍。可以说,这些古典诗歌本身就是一部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加上它是文学作品,是靠艺术形象和情感抒发来进入人的心灵的。

记者:从古典诗歌入手,应当是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捷径。那么另两方面呢?

刘斯奋:第二个方面是对历史的了解和把握。历史是中华文化的主体,也是古代诗人们的生活依托。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使我对于历史、特别是中国历史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是把古代的史籍和当代的史学研究结合起来读的。年轻时印象最深的当属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因为著者运用史论结合的写法,不仅介绍了史实,还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加入了自己的评判,显示出一种思想的高度,每每给人以意外的启发。很大程度增加了此书的趣味。当然,随着年事日长,我也读得更多,直到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有更全面的了解。毫无疑问,所谓历史,是人类为了求得生存与繁殖的权利,与大自然、与人类自身进行不断斗争的百科全书式的记录,它能够为我们提供无数的经验和智慧。这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把握人生,乃至从事各种工作,都是必不可少、极其宝贵的。

第三,是思想方法的确立。一个人的思想洞察力固然有天赋的因素,但后天思想方法的训练和确立更加重要。只有掌握一种经过实践反复验证的、科学的思想方法,才能摒除纷繁复杂的表象干扰,进行层层剖析和严密的论证,形成坚实的结论。就我个人来说,我信服的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入门的引导,我在大学学习期间,曾经十分认真地钻研过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

记者:您的长篇小说《白门柳》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写作时是否经常从书中或者您刚才提到的“支柱”中寻找力量?

刘斯奋:在我创作长篇小说《白门柳》时,能够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力求做到为历史传真。在进行艺术创造的同时,做到从历史事件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乃至人物言行,都经过考证,有其出处和依据。尤其重要的是,它引导我致力于历史本质的进步,把揭示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历程,作为小说的思想制高点。从而实现了对传统的朝代兴亡观、传统的小人君子观和被美化的传统才子佳人观的全面突破。与此同时,《白门柳》在审美方面,还凭借我对古典诗词的修养,使作品从有场景气氛的营造到文字的表达,都始终洋溢着传统文化之美,充盈着含蓄内敛,温厚沉着的中国传统审美气息。

记者:能回顾一下上世纪80年代中期您参与的关于陈寅恪晚年诗文论战吗?

刘斯奋:我在论战中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始终抓住主要矛盾,直指对方的要害是学术其表,政治其里;并凭借对诗词创作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对陈先生晚年诗文进行抽丝剥茧式的剖析,使对方无从辩解而最终高挂免战牌。这场论战也因此被学界认为是新时期具有标识意义的典型案例。

也是基于同样的能力,使我得以对“墓门深更阻侯门”这件纠缠百年的文化公案,做出令人信服的析证。

甚至我从事书画创作,综合的文化素养也发挥了很大作用。使我的作品尽管不师古人,自成面目,但仍旧散发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被誉为当代文人画代表。

记者:您和林岗出版了《走出鸦片战争阴影:文化自信对话录》(花城出版社),为什么会有这样一本对话录?

刘斯奋:今年,我与林岗先生合作出版了《走出鸦片战争阴影:文化自信对话录》。这场对话的缘起是我写了一篇两千多字的《从三教合流到四学融通——文化自信的一点思考》,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也引起一些关注。但仍意犹未尽。有一次与林岗谈起,觉得不妨就为这个话题做一场对谈,谈得宽一些、丰富多样一些。难得林岗当即表示有兴趣。于是就谈起来。当时疫情还未结束,开始时是面对面谈,后来改为通过电脑在线上谈。谈完一个题目再想下一个。最后把录音整理成文。我们的宗旨是:彻底打破目前通行的论文写作程式,坚持“大道至简”,要言不烦。尽量用日常口语来解说学术问题,同时抓住要点,突出新意和创见。力求做到雅俗共赏,普通人都能看得明白。此书出版两个月后即增印,“豆瓣”评分是9.3分。从专业人士和一般读者的反应来看达到了这一目的。

记者:如果有机会见到一位作家或学者,在世的或已故的,您想见到谁?

刘斯奋:很抱歉,我无法回答。事实上古今中外,无论是谁,只要有出色成就,能给我以陶冶、启发和帮助的,我都想见面求教。当然,古人已矣,想见也不可能,至于来者,有幸生于太平盛世,正是高才辈出之时,肯定随时随地都有握手言欢,尊酒论文的机会,不至于像当年陈子昂登上幽州台那样,“独怆然而涕下”的。据《中华读书报》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