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庐南“川藏线”,泥河是起点。向南而去,在田园间穿行,几块收割过的刈田,一簇簇稻茬枯白,其间有新绿泛出,一汪青嫩。在蓝黄相间的路面驰骋,瓦洋河清且涟漪,两岸芦花白絮,一群白鹭立在水中,像是一幅黄公望的水墨山水图。并不富庶的地方,却有最不寻常的产出,比如,这一轴地理和人文风景。
这条旅游公路穿行在大别山的群山之上,历史一样漫长。这是西入口的上游,路面比我想象的要好。几十公里后,一片群山挡住了我们的视野,绕山而行。路变得越来越陡峭、险峻。但凡名山大川,看上去很美,但并不养人。这里当然也是。前面的山叫双顶山,沿山路盘旋而上,连续的发夹弯真可谓九曲十八弯,登上景观台,山峰白云萦绕,白云之上白茫茫一片,白云和天宇俨然成了天和地的一部分。它还把山峰、白云、天宇融为一体,只觉得自己来到另一个世界。阳光锐利地穿透,箭簇一般插进大山的褶皱中。山风由北而来,带着凉爽清新,呼啦啦灌进胸腔。
直往下看,山丘的风光尽收眼底,山脊陡坡笔直往下削,直逼视野开阔的原野。遥想当年,这儿本没有路,乡村振兴,就注定要让自驾游风景廓道建设,与露营、民宿、农家乐、特色美食等旅游业态在这里相遇。于是,无论多么艰难,路最终还是走出去了。双顶山背后还有很多山峰,入眼的便是众多山顶,经过几百年的雨淋风化,奇峰屹立于此,依然保留着原来的模样,原汁原味。
山是美丽的,但是用美丽来描述它显得过于苍白。山谷间的林木、庄稼、农舍,鲜绿鲜绿,饮烟袅袅,那是生命力的活色生香。那美丽,是古老且与时共进的美丽。
在连续下坡后就感觉被一座小镇包围,不远处映入眼帘的是一字排列的八大烟囱,犹如巨炮凌空,气势恢宏。只可惜时光的痕迹在火中消逝,但世事本来就如此变动不居,于是,白云穿行其间,这古遗址,氤氲得像敦煌壁画一样留下的静美,那是时光的味道,千百年而下,带来斑驳残缺和不复鲜艳的容颜,在朗朗乾坤下似乎历历如昨。
往下看,焙烧车间和明矾结晶池,历尽沧桑,已烟消云散,消失在葱郁的林木草坪中,矾山历史文化展示馆取而代之。不过,许多东西是不会消失的。小镇四周的路面仍然铺着这些石块,那是大唐时代的路面,或者说还残存着大唐的气息。只是时光的遗留和馈赠,是那么幽微,又那么舒心。
途中亦见凌安竹海,清风吹过,竹叶哗哗作响。这是一个风景极美极其安静闲适的好去处,所有的枝丫以奇异的弯曲姿态伸展着,穿行其中,满眼翠绿,两耳清幽,只觉得静谧得令人感动,亦如空寂包裹着一层神秘的气息,让我行走在泽气丰沛的画境中。
从竹海继续南行二十几公里,喧嚣远去,人车渐少,山势越来越陡,沿途群峰连绵,寨基山的扑素清静,远处崇山翠柏,山坳里房屋散落,不见人影。一路慢行,杉树青苍直入苍穹。从上坡道向下几十米,就是观景台,使劲地吸上一大口气,五脏六腑都被彻底洗过。我拾阶而上,观景台旁有棵古枫红叶飘飘,表情慈祥,落寞,树身高大粗壮,树冠覆在屋顶,树下房屋是青色的,房侧有石碾,远看近看都是一幅水墨村居图。这条盘山旅游线看起来很谦卑,文质彬彬,没有高耸入云,也没有威风凛凛,恪守着天尊地卑的陈旧等级似的,俯视在庐南大地上,仿佛只是要烘托出苍天厚土。我不知道这条九曲十八弯,是我自己在旋转,还是车在一条蓝白色彩的天际公路上奔跑。坐在车上,我忽发奇想,三百年前我说不定就是这片土地上的一株草或一棵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