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的老人有没有熬夜刷手机,沉迷网络段子?有没有在直播间网购一些价格昂贵但质量却不过关的产品?这些问题的背后,可能不仅是消费观念的不同,更是老年人辨别信息能力弱、寻求心理寄托的表现。
不久前,安徽千万粉丝级网红主播“秀才”的短视频账号因违反平台相关规定被封禁,引发热议。当直播的风吹向老年人,有专家认为,在恰当引导接触网络和维护权益等方面,银发一族应成为被重视的对象。
沉迷剧本、人设“网瘾”老人甘愿打赏
自称39岁的亳州市蒙城县漆园镇主播“秀才”,从2020年开始拍摄短视频,截至今年8月,其账号共发布1300多个视频作品。其视频拍摄地多为乡村场景,梳着油头,穿着西装或衬衫,视频内容多为吐舌、握拳掩嘴、对口型唱歌的动作。
在被封禁前,“秀才”的抖音账号有1217.1万粉丝,获赞数超2亿,曾被称为“中老年妇女收割机”。某平台数据统计,“秀才”的粉丝中,女性用户占比70.44%,40岁以上用户占比79.8%。公开报道显示,在其粉丝当中,不乏打赏金额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真爱粉”。
今年9月,亳州市税务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确已收到针对徐某某(网名秀才)的举报材料,相关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此前在5月,一位北京62岁的女性辛某实名举报“秀才”以分红为诱饵,通过线上打赏线下分红的方式骗取其51万元。其后当地警方表示,已与举报人见面了解情况,根据其提供的线索进行调查,未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后双方自行达成和解。
安徽一位律师曾关注过直播打赏案例,发现平台一般不会设置老年人充值退款申请区,“因为平台没有设置的法律义务”。在其看来,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实施打赏行为。
看直播网购成瘾各类陷阱防不胜防
如果不是民警破案,淮南的陈先生怎么也不会相信,自己花近200元一瓶买来的保健品,竟然是成本只有10元的普通糖果。今年6月,淮南警方打掉一个专门针对中老年群体,售卖虚假保健品的诈骗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6名,冻结涉案资金2亿余元。
“他们在线上卖产品,线下又有实体店,这让很多中老年人相信他们是正规公司,有店在那儿又跑不掉,也就相信他们的产品是正规的。”据办案民警统计,在淮南有近千名中老年人通过网络购买他们的产品。
“这个公司经营模式是专门针对中老年人的心理需求,通过制作话术对产品进行包装,极力宣传产品的药用及保健功效。犯罪嫌疑人尹某某还把自己包装成执业医师、高级中医健康管理师,与另一位假冒专家每天在直播间授课。”民警介绍说,为了让更多的老人相信他们的产品有疗效,该团伙还找人在直播间里当“托”,说自己吃了这些保健品后,效果非常好。
记者查询到,最近两年的3·15晚会均有曝光涉及电商直播的事件。去年3·15晚会揭露了“翡翠直播间借高价原石发廉价成品”,在这些直播间中“售价199元的佛公,进价只有88元”;今年3·15晚会曝光了情感主播利用老人的同情心演苦情戏欺骗老人,将成本价仅1.2元的固体饮料、压片糖果当作药品卖给老人。
《2022年中国短视频直播电商发展洞察》显示,抖音和快手上41岁以上用户占比36.3%,51岁以上用户占比也有18.9%,近三成用户月度线上消费能力超2000元。
上网要方便也要安全守好钱袋子需多方合力
为什么那么多老年人沉迷于平台观看主播直播并打赏?“我父亲看的那些主播,其实聊的就是家长里短,用着最温柔体贴的话语索要礼物。”合肥市民梁先生认为,“可能是主播给老人提供了‘情绪价值’。”
“部分老年人本来就有占小便宜的心理,而且不了解网络世界的复杂。在拼手速、秒杀价等话术和博同情、PK套路的轰炸下,往往比我们年轻人还容易冲动消费。”用市民蒋女士的话来说,给父母退货的速度赶不上他们下单的速度。
警方提醒,老年群体由于年龄等原因,对于各类新型诈骗往往缺乏鉴别能力,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渴望健康、认知较弱等特点,打着“新型养老”“投资理财”“低价旅游”等旗号,对其进行诱惑性引导,使老人上当受骗。
如果网络主播“卖惨”带货,是否涉嫌欺诈消费者?律师表示,直播间里虚构卖惨的故事情节,以虚假的公益性目的掩饰营利性目的,具有欺诈的主观故意且实施了欺诈营销行为,使得消费者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和判断,可以认定为欺诈。
有受访专家建议,守好银发族的钱袋子需多方合力,有关行业协会要加强网络主播职业道德建设,短视频平台需要加强监管,针对老年群体设置相应模式。子女与家庭中老年人应增强交流,加大关心关爱。老人应提高警惕,不固执己见,多听取亲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