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由农业农村部和安徽省委、省政府联合举办的2023年全国暨安徽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在蚌埠市五河县城关镇胜淮村举行。活动现场,安徽省出版、农业、医疗等多个有关单位以及蚌埠市相关部门把村民们需要的文化、科技、卫生服务带到了基层第一线。
美术作品展现乡村发展新风貌
9月22日的五河县雨过天晴,当天一早还没等活动正式开始,该县城关镇胜淮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就已经人头攒动,现场氛围热情似火。
在活动现场,一场主题为“新生活·新风尚”的全国美术作品巡回(五河)展览正在进行中。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展览集中展示了全国各省精选出的62幅优秀作品,其中来自安徽的作品8幅。这些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突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电商助农的主题。作者以木版年画、新年画、农民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描绘了家乡的变化、丰收的喜悦和美好的幸福生活,展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成果、反映城乡融合发展新面貌、倡树文明健康新风尚。
“此次‘三下乡’活动,我们向当地农民捐赠了将近4万码洋的图书,在现场捐赠了500本《长征文物背后的故事》,同时今天也推出了一系列优惠。”安徽教育出版社图书营销部副主任李冰表示,希望随着“三下乡”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能够丰富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文化自信,让全民共享文化福利。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此次“三下乡”活动中,安徽出版集团、安徽新华发行集团以及安徽省文联在其服务台摆放了数百本各类图书。其中,安徽出版集团组织了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安徽科技出版社等多家出版单位开展图书优惠展销活动,受到了当地居民的广泛欢迎。
针对农民需求技术服务更加精准
在活动现场的农业农村服务台前,一款农业病虫害AR智能测报仪吸引了不少村民驻足了解。据介绍,这款病虫害智能测报仪是一款基于AR (增强现实)和AI (人工智能)技术的病虫害智能测报设备,其以第一视角采集病虫害图像和视频,通过语音控制、智能识别与计数,可实现病虫害测报调查简单、高效精准、数据可追溯。
除了高精尖的科技成果外,农业技术的科普宣传也受到了农民朋友的重点青睐。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安徽省农科院等均在此设置了咨询台,为村民们答疑解惑。
“我们这次有针对性地带来了甘薯的相关技术和培训书籍,还带来了一些大棚种植蔬菜和瓜果的技术要求,这些都是当地农民特别需要的,受到了很多关注。”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项目监督处副处长孟洪向记者说道。
此外,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农业农村部还组织了水稻、小麦、大豆、水产、畜牧以及农业环保等领域专家开展新品种展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科普宣传活动。
医疗资源下基层 为村民提供便利
“眼睛有些模糊、看不清。”“做完近视手术之后眼睛有些干涩。”活动现场,不少村民前往现场停放的一辆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流动眼科手术车咨询病情。在车上,来自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古巴籍眼科专家埃斯奈德·瓦迪韦尔·耶纳斯用仪器为一个个前来咨询的村民进行检查,并给出了治疗建议。
“我们这次主要是来对当地居民进行眼科疾病的筛查,帮助他们进行初步的诊断,给他们做出下一步的诊疗指导。”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医师张慧文向记者说道。
此次“三下乡”活动期间,卫生系统服务台受到了广泛关注,村民们纷纷在此驻足询问。面对村民们的咨询,来自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安徽省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多名专业医生一直耐心地做着解答。
为当地捐赠各类项目、款物超3000万元
在2023年全国暨安徽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中,除了我省文化、科技、卫生系统外,蚌埠市地震、司法等部门也在现场设置了服务台。工作人员面对村民们的咨询,“一对一”现场教学,将地震防灾、普法、妇女权益等村民需要的知识送到了基层一线、送到了田间地头。
活动现场,省、市文化和文艺工作者还为农民群众辅导书法创作、展示非遗“绝活”,并献上了一场富有地方特色的精彩文艺演出。在文艺演出中,泗州戏《珠城踏歌行》、花鼓灯《抢板凳》、歌伴舞《幸福蚌埠》以及黄梅戏选段《对花》《十五的月亮为谁圆》等节目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热烈掌声。
据了解,此次“三下乡”活动首次开展先进实用农机具产品展示、智慧广电服务乡村振兴活动,并组织农业企业采购当地农特产品。农业农村部和省市单位还共同向五河县支持捐赠各类款物和项目资金3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