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会拿着家长的钱,替学校买黑板擦、粉笔,买教鞭戒尺还要买鸡翅木、花梨木的。家委会一群人所谓的工作餐,吃着千层榴莲,嚼着烧鸡,喝着啤酒,一吃就是大几百,也要家长负担……”据东方网报道,日前,江苏南通田家炳中学某家长发帖吐槽家委会,引发不少家长共鸣。连日来,“该不该取消家委会”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这并不是家委会第一次成为舆论焦点。网络搜索结果显示,关于对家委会的投诉真不少,要求取消家委会的呼声此起彼伏。
家委会的成立初衷很好——既是加强家校联系的纽带,也是监督学校的一个“民间组织”。好事没有办好,源于一些家委会从组建到运行,违背了初衷。
学校组织家长,按照一定的民主程序,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在自愿的基础上,选举出能代表全体家长意愿的在校学生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对学校工作计划和重要决策,特别是事关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教育工作、沟通学校与家庭等基本职责。现实情况是,某些中小学、幼儿园成立家委会时,没有搞清自身职责,也没有选举、运行的明确规范,很多家长对家委会是谁选出来的、怎么管理的一无所知,无法行使自己的参与权和监督权,导致一些家委会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能。无论是替学校买黑板擦、粉笔和教鞭戒尺,还是发动家长“众筹”给老师买礼物,如果家委会不能摆正位置,违规操作难以避免。
透过表象看清问题的实质,才能找到破解之道。弄清家委会为何走形变味,该不该取消的争论自然就烟消云散了。“不为学生集体征订教辅资料,不越界干涉正常教育教学活动和学校内部管理,不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谢师宴……”去年1月起,杭州滨江区教育局试行《中小学、幼儿园家委会公约》,显然是正本清源之举。牢记代表全体家长的自身角色,在食堂卫生、校园安全、校服采购等方面,积极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切实维护学生权利,构建平等家校关系,这才是家委会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