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是江南的鱼米之乡,小桥流水人家,河汊纵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水产品极为丰富,螺蛳是常见之河鲜。桥墩边、河埠头,随处可见一颗颗青如翡翠、状如玲珑宝塔的螺蛳。对我们家乡人来说,螺蛳不是什么稀罕物。池塘、河道、水稻田里到处都是螺蛳的踪影,小河里、池塘里是小海螺,稻田里的个头要大得多,称田螺。
螺蛳的外壳呈堡垒状,灰灰的颜色里还带有淡淡的青绿色。一般有3至5节,外壳一节节地形成从大到小的螺旋,像盘旋的山路,像高耸入云的山峰,又像声势浩大的龙卷风。哪一节最大,哪一节的颜色就最深,从棕色到深绿,从深绿又到浅绿,又从浅绿一直到淡黄色为止。最大那节的下面隐藏着一薄片,呈胭脂色,螺蛳这薄片附在岩石上、水草间。细细观赏这小东西,它的两根触角也缓缓地从外壳里挤了出来,从上往下看,就像王子的皇冠。要是你用手指轻轻碰一下它的触角,触角会立刻缩回去,薄片也会马上合拢。
小时候,物质匮乏,螺蛳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家常菜,大部分小孩子都干过“摸螺蛳”的活。脱掉鞋袜,卷起裤腿,有的索性脱掉长裤,下到河里。那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道风景。河岸边三三两两的大人小孩,身边浮着一个脸盆或脚盆,沿着河岸摸过去,等到脚盆或脸盆满了,就笑盈盈地爬上岸,到河埠头把螺蛳外壳洗干净。回到家里,把螺蛳养在水桶里,淋上几滴菜油,母亲说菜油的香味能把寄生在螺蛳壳里的虫子诱出来。养了一天的螺蛳肚肠爽净,剪掉它的尖尾,就可以烹炒了。
螺蛳的烹饪方法很多,酱爆螺蛳便是人们非常喜爱的美味佳肴。锅一定得热,火一定要猛,佐以蒜瓣、姜末爆炒,喷酒去腥,加甜面酱、酱油提味,后加宽汤,汤沸出锅。螺蛳鲜美,汤也鲜美异常。
内行人吃螺蛳别有一种情调。筷子夹住螺蛳,把螺蛳的尾部送进嘴里。先吸出其汁,顺带一吮,把螺尾肉用力一拉,这叫“欲擒故纵”,再把螺体转过来,把头部放入唇里用力一吸,整个螺肉便进入口中,细细品味,味蕾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那鲜美,那甘香,令人总是品不足、尝不够。
外行人或小孩“嗍(suō)螺蛳”的本领自然是不够的。他们拿着牙签或缝衣针,把里面的肉挑出来,然后往汁水里一蘸,送进嘴里味道也是美美的。闲暇时办个螺蛳宴,新知故交一伙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炒螺蛳的鲜美,各人发出“滋滋”的响声,如同奏起一首独特的交响曲,那种美妙的乐趣令人回味。
螺蛳,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小生物,却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螺蛳是一个重要的象征物。螺蛳的螺谐音“罗”,有包罗万象、收罗聚集、广纳财富的寓意;螺蛳还是生生不息的象征,因为螺壳有循环往复之意,吃的时候去壳食肉,有“食心(新)转运”之意,古人在清明节这一天吃螺蛳会用针挑出螺蛳肉,谓之“挑青”,希望吃了清明螺后,可以驱除邪气晦气,带来好运。
除了文化上的意义外,现代社会中的螺蛳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在我们南方,螺蛳是一种常见的美食。它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还有药用价值呢。据说,螺蛳可以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降血压、降血糖等。 但在现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野生螺蛳数量逐渐减少,甚至濒临灭绝。因此,在我们享受美味佳肴和品尝养生食材的同时,应该更加重视小小的螺蛳这一物种,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让子子孙孙源源不断地享受美味,提升它的养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