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了《食品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针对群众反映“生鲜灯”误导消费者问题,新规明确提出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
什么是“生鲜灯”?简单来说,是一种通过调整光照颜色,使生鲜食品呈现出更加鲜艳颜色的灯具。在这些粉红色的灯光照射下,果蔬、肉类生鲜食品会显得鲜嫩且色泽饱满,刺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为此,本报记者随机走访了合肥市的几家生鲜超市和菜市场,果不其然,“生鲜灯”的使用是一种普遍现象。在合肥市包河区包河苑菜市场记者看到,肉类摊位上方是清一色“生鲜灯”。经过对比发现,肉类在“生鲜灯”照射下,增亮增红,看起来更加新鲜,在普通灯光照射下,肉显得青白。肉质好不好新鲜不新鲜,一般从颜色上分辨出来,然而在“生鲜灯”照射下,即使不新鲜肉质消费者也很难分辨。
“生鲜灯”下的肉类色泽鲜艳,一旦关掉灯光,美颜效果立马消失。“平时买肉都是精心挑选,但还是避免不了踩坑,在摊上选的肉‘新鲜饱满’,拿回家就变了色,后来才知道是灯的问题。被‘生鲜灯’欺骗了。”何女士说。该菜市场摊主胡先生向记者坦言,使用“生鲜灯”是普遍现象,主要是让肉更加鲜艳,让消费者更有购买的欲望。
记者了解到,“生鲜灯”成本低,使用方便,在超市、菜市场应用十分广泛。除了肉类,果蔬类食品也被“生鲜灯”特别关照,比如苹果、樱桃、草莓等,被灯光一照,看着鲜嫩欲滴,简直像刚摘下来的。
新修订的《食品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出台,增加了对销售场所照明等设施的设置和使用要求,等新规正式实施后,果蔬肉类等摊位将告别美颜“生鲜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