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高考录取阶段,有消息称,为考名校而复读14年的广西考生唐尚珺终于决定以35岁的“高龄”上大学了。众所周知,复读这条路不好走,但每年都有一些考生出于各种原因冒险尝试。每年高考后,我们都能从媒体中看到“大龄”复读考生的新闻,这些考生为追求名校一再选择复读,但多数考生的结局却和预想大相径庭。当然,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和社会发展环境,考生选择努力提升自己的第一学历以提高未来竞争力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但复读这笔账,还是需要精打细算、科学考量的。(7月19日京报网)
“过去是考不上大学选择复读,现在不少人是考不上好大学选择复读。”如今,上“高复”已不再是“没面子”的事情,复读,正成为一种不屈不挠勇于追求自己理想的表现。高考复读现象回潮,也说明现在的高考命题和招生制度存有缺陷。一方面,高考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模式,考生大多靠死记硬背取得好的成绩,这给复读生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在“精英教育”心态驱使下,不少高考考生非名校不上,一些本来高考成绩不错,但没有考上自己心仪高校的考生,在“升学还是复读”上毅然选择后者,从而造成社会教育资源的浪费。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尽管近年来高校连年扩招,考生上大学的几率在不断增加,但考生和家长的目标也愈来愈高,使本来可以缓解的需求关系反倒紧张起来。事实上,并非是每一名考生都是适合复读的,尤其是高分考生复读时更应慎之又慎,如果此次高考确实没能发挥出真正水平,经过复读后很有希望出现奇迹,成绩有可能出现大幅度提高。但由于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有一定极限的,对于不顾自身条件复读的高分考生来说,也许你的才智已经发挥到了极致,复读后的成绩有可能徘徊不前甚至下降。
有道是,条条大道通罗马。每个人成才的路不尽相同,没有必要死抱着“名校情结”不放,一条道走到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