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考古书让你认识真实的曹操
2023年7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本考古书让你认识真实的曹操

 

一盏茶的时间,认识一个真实的曹操!

一位热爱自己的事业,眼里会发光的靠谱作者;一位争分夺秒,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在做书的编辑;一位刚好是“曹粉”的设计师;恰逢一个公众考古的黄金时代。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下,用不到6个月时间“赶制”出来的《此处葬曹操》,以全新的研究成果为读者还原了一个“清清白白”的曹操。

《此处葬曹操》是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唐际根关于曹操高陵考古发现与研究的一本全新著作。

一本恰逢其时诞生的书

说起来,这本书在今年出版有一些巧合的成分。我知道唐老师在2010年写过一本有关曹操高陵的书,也知道他近些年一直关注并参与曹操高陵有关的研究,所以一直希望他能结合最新的思考与研究成果重新写一本书。今年年初,偶然间得知筹备多年的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即将开馆,于是我去深圳拜访了唐老师。唐老师说他可以写,但是时间很紧,因为博物馆五一就要开馆。我此前只是知道今年开馆,但不知道在五月。我对唐老师说,您如果可以一个月内交稿,我就可以做出来。

初识唐老师是在多年前看他的殷墟讲座,当时就觉得这位老师太会讲故事了。考古界学术能力过硬的老师很多,但是可能受到长期学术训练的束缚,能够富有想象力、把学术研究成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出来的老师并不多。在《此处葬曹操》中,唐老师就生动地把曹操墓的墓室结构归纳为“四室两厅”,让人过目不忘。

唐老师讲故事往往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处葬曹操》的前两章以纪实的手法写了西高穴大墓(曹操墓)的发现及发掘过程。我看过很多遍稿子,印象最深刻的是发现“魏武王”石牌的那一刻,每次看的心情都和考古队员一样激动。有同事看后问,作者记性那么好么,十多年前的细节还记得那么清楚。我想这样的压力和激动人心的时刻唐老师自己一定经历了很多次,生动是因为它是真实的。

因为这本书的合作,和唐老师交流比较多。唐老师是个在工作中非常拼的人,他曾经参与殷墟博物馆的设计和建造连续52小时不睡觉;为了拍洹北商城的照片,他把直升机的门拆掉,用皮带绑住自己去拍;他进行中的项目贴满了办公室的一面墙,年轻人都跟不上他的工作节奏。

即便这样,唐老师还是以极高的效率完成了这部书稿,谈到专业领域,唐老师很严谨、充满自信。引用网友对唐老师的评价:热爱自己事业的人,眼里会发光。

一般来说,一本书正常的出版周期是6个月。自己夸下海口说如果作者一个月内能交稿,就能在五月开馆的时候做出来。敢这么说是因为我曾经做过多年的项目运营,对时间的把握能力还是很强的。

实际真的开始做时,发现这还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编辑的工作并不只是看稿,需要做出版方案、准备各种资料、统筹好各种内部资源。一本书从稿件到下厂期间有着无数的环节。我按入库时间倒推,把计划精确到每一天,当然也包括节假日、周末,以及工作日的晚上。可以说除了吃饭睡觉,几个月的所有时间都给了这本书。

如果是现成的稿件,很多流程都是可控的。但书稿是要重新写的。因为唐老师要主持很多工作,于是催稿成了一件令人无比焦虑的事。都说编辑可以有1000种方式催稿,事实上即便使尽浑身解数,最终还是得靠作者靠谱。唐老师总是能在我快“断粮”的时候把稿子续上,交稿时间往往是凌晨。

虽然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但总算在博物馆开馆之时确定了书封,拿到了打样的假样书,大货也在博物馆开馆后一月余入库了。

一部逻辑缜密的推理之作

唐老师的文字逻辑性很强。在第三章《何以是曹操》中,唐老师列举了十大“死亡密码”,用详实的考古资料形成的证据链与文献记载中的证据链“咬合”。

西高穴二号墓出土了铁铠甲、铁剑、铁戟等兵器,曹操戎马一生;西高穴二号墓出土了“慰项石”,文献记载曹操有头痛病;西高穴二号墓内出了刻有“百辟刀”的石牌,文献记载曹操生前曾打制“百辟刀”;西高穴二号墓出土了刻有“香囊卅双”的石牌,文献记载曹操生前的确熏香;西高穴二号墓除发现男性墓主外,又在后室的两个侧室中各发现一具棺木,并发现两枚女性头骨。文献中的曹操曾有妻或妾多名。

墓主下葬时称“魏武王”,但鲁潜墓志却称“魏武帝”。中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里,能够符合生前称“魏武王”,死后称“魏武帝”者,仅曹操一人。

西高穴二号墓那个死在东汉末年、葬在邺城西30里高岗上、具有帝王级地位、实行了薄葬、头部有病、下葬时为魏武王、死后被人称为魏武帝的人,只能是曹操!

在第四章《质疑与反质疑》中,唐老师系统回应了十余年前公众对曹操墓认定的质疑,同样是证据充分,逻辑缜密,无懈可击。

考古有时候很像侦探破案,不能只抓住一个证据不放,而需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比如有人说曹操墓的级别看起来不够高,所以墓主人不可能是曹操;还有人说最早记载“黄豆”的文献是唐代的,所以墓中石牌中有“黄豆”二字就证明这座墓不是东汉的。

考古是一项科学工作,地层关系、墓葬形制、器物类型学等都可以提供证据,而这一整条证据链本身具有很强的逻辑关系。把这件事说清楚了,一切谜团都迎刃而解了。

十几年前的曹操墓真假之争,其实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公众对考古知识的缺乏。从《此处葬曹操》中提到的那些典型质疑来看,当时指责的造假理由有些甚至很可笑。但的确在当时,大多数人并没有基本的考古知识,不知道地层学、不知道器物的组合关系,大众把盗墓和考古混为一谈也是常有的事。

大众能看懂的考古书写

在《此处葬曹操》中,唐老师研究了曹操墓里的“七女复仇”画像石,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各种科技手段,证明曹操生前曾拆了一座祠堂,并且把祠堂里的画像石用来修自己的墓。

不用担心太硬核会看不懂,唐老师很快结合人文的方式解释:曹操拆除他人祠堂,是在砸烂或改变一个他并不喜欢的世界。

汉代大力宣扬忠孝,甚至国家选拔官员也采取“举孝廉”方式。平民百姓若获得“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社会评价,便有晋升机会。国家则通过提倡孝道维护秩序,稳定社会。上下各得其所,都竭力宣传尽孝,画像石艺术应运繁荣。

画像石以图像方式,表现忠孝故事,对于知识阶层规模尚小的汉代社会,可以获得最直观的宣传效果。许多人为了表现孝道,聘请精工良匠、选择优质石材雕刻忠孝故事,不惜倾家荡产。“七女复仇”画像石,正是完成于此种社会背景之下。唐老师指出:虽然曹操本是举孝廉出身,但目睹社会厚葬成风、淫祀不绝,决心改变这种不良风尚。因此才拆了祠堂,把画像石用到自己的墓中。

曹操墓的考古发掘发现曹操不树不封、墓内没有彩绘,非常简朴,也从另一侧面也反映了曹操以实际行动反对厚葬。

考古学讲究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所以很多考古学家并不愿意作更多的阐释。但透物见人是一种可贵的能力,考古需要想象,然后用事实去验证。如果失去了想象力,很多发现可能也就不存在了。

唐老师的文字有理性的一面,如前文提到的逻辑缜密;同时他的文字也有感性的一面。唐老师多年前写的一篇《子夜读殷墟》让我印象深刻,他说自己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殷墟散步,想象着3000年前商王朝的复活。

曹操活了66岁,唐老师说自己现在的年纪也和老年的曹操差不多,很能体会曹操的一生很是不易。所以他在《此处葬曹操》中从曹操墓的文物中看到了一位真实的曹操:这位常年患头风病的老人,领导着一个国家。外有强敌,内存忧患。他一生要承受怎样的压力?但他从来没有失去统一国家的意志。看到墓葬中出土的“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我们才能真正读懂曹操的《龟虽寿》。

曹操墓里发现了多块刻有“魏武王”的六边形石牌。唐老师指出:为什么是“魏武王”而不是“魏武帝”或“武皇帝”?这个根本的区别,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息:曹操到死还只是“王”。既然是“王”,就比“皇帝”差一级。按文献的说法,曹操虽然可以“建天子旌旗”,但他终究没有称帝。

当我看到书稿中独立成段的那一句“曹操的一生,清清白白”时,真的被感动到了。因为通过唐老师的解读,真正的曹操立起来了。 据《出版商务周报》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