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大烤”来了,我们如何应对
和努力一样重要的是管理好人生的半径
有一种善良,叫不戳人痛处
又见高考志愿被篡改,防范须多管齐下
外卖全面“禁塑”才是治本之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7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又见高考志愿被篡改,防范须多管齐下

吴睿鸫
 

7月2日,群众报警称自己的高考志愿被篡改,且已经过了网报志愿的截止日期。受案后,沙市区公安分局西区派出所民警立即展开工作,锁定违法行为人并积极劝投。7月3日下午,违法行为人项某宇到派出所自首。据悉,项某宇因与同学关系不好,在学校拍下同学的准考证号,使用电脑登录高考招生平台多次试密码,成功登录同学的账号后,非法篡改其高考志愿。(7月5日《新京报》)

高考志愿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着一个考生的前途命运,恶意篡改他人志愿的行为,将导致考生无法被心目中理想的高校录取。值得庆幸的是,目前,省招办已准备让受害人重新填报志愿,公安机关已依法给予项某宇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

近年来,全国多地屡屡发生考生高考志愿被篡改事件,究其根源,一则,惩治偏软。尤其是涉及对象是学生时,若没有产生具体伤害后果,大都会“高举轻放”,从轻处理,以行政处罚为主;二则,志愿填报系统存在“管涌”;三则,考生防范意识不强。正是由于这些因素,无形中纵容了相关的违规违法,从而导致篡改高考志愿事件犹如“打不死的小强”。

防范“被志愿”须多管齐下,一方面,加大惩治力度。篡改他人志愿信息,相当于窃取、侵犯受害者的受教育权。按照刑法相关条款规定,篡改他人志愿信息,要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来追究责任。今后,一旦再发生篡改他人志愿信息案件时,司法机关要严格按照既有法律,对违法犯罪分子严惩不贷,还受害者公平正义,也能震慑违法犯罪。

同时,考试志愿填报系统要实现升级换代,堵死漏洞。就目前的志愿填报系统而言,单一的密码验证过于简单,已不适宜,可借助人脸识别、实名验证、指纹识别、信息绑定等多重验证技术手段,实现志愿报考系统无懈可击,从而让恶意篡者无计可施。当然,作为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也要多个心眼,务必增强个人信息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