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仅收3元,是以善报善的“范本”
让文明绿色低碳祭扫成为清明新风尚
做一个能扛事的人
人生最该做的3件事:多读书,明目标,交益友
“张继科事件”有待以案说法
3上一篇 2023年4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张继科事件”有待以案说法

斯涵涵
 

连日来,张继科和李微敖两人的名字相继登上热搜榜,而有关张继科借款欠债、转发女演员隐私视频“还债”等说法愈演愈烈。(4月4日红星新闻)

“涉巨额赌债”“女星私密视频”“敲诈勒索”……每一个词组本就很吸睛,好事者可以脑补出不少戏剧,而当这些与曾经的乒乓“男神”、最快大满贯冠军,年轻帅气的张继科紧密相关,其劲爆程度难免让人兴致大增,欲一探究竟。

毋庸讳言,不少人起初是抱着“吃瓜”的心态来看待“张继科事件”的,但随着资深记者、实名举报、司法材料等爆料的不断深入,相关新闻早已脱离了娱乐的范畴。其一,高达500万的赌债欠条,说明张继科深陷赌博泥沼,而我国禁止赌博。《刑法》明确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张继科“豪赌”显然违反了法规。

其二,若张继科“将前女友景某的隐私视频发给债主”的行为属实,其行为涉嫌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这种将情侣间的秘密予以转发或兜售的行为,既让人不寒而栗也令人愤慨。

其三,张继科将前女友的私密视频给讨债人观看(司法材料中已证实),其目的何在?敲诈案件中的“证人”究竟是何角色?若转发女演员隐私视频用以“还赌债”的情节成立,说明其知情或参与了债主对前女友的敲诈勒索,那么为何原债主被依法判刑,张继科却安然无恙?

目前,太多疑问萦绕在人们心头,正如爆料者所说的,“张继科事件”中的债务及视频问题并非简单的明星“八卦”,而是一桩严重的刑事案件。案情扑朔迷离,双方各有说辞,却关乎法治与公正,亟待给公众一个说法。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相关部门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及时介入,查清真相,在保护受害人隐私的前提下公布相关案情,对违法违规者予以惩处,对造谣传谣者追根溯源,严惩不贷,对那些乌烟瘴气、借此牟利的网络账号予以清理,用清晰的事实、严肃的法律来回应民众关切。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