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去女子轻生,荒唐的人猫情
文旅局长“出圈”,以好思路拓宽好出路
成大事的人,都养成了这三个习惯
内心强大的人,允许一切发生
当师生处成哥们,当教导成为对话
3上一篇 2023年2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当师生处成哥们,当教导成为对话

 

92年的导师,98年的学生,“学生管我叫哥,我叫他们宝子”……近年来,“90后博导”“95后大学老师”等青年教师开始在各个大学崭露头角。有媒体就关注到大学教师年轻化的问题,并就这样新型的师生关系作出报道。

从传统师徒式的关系,到老板员工式的关系,年轻导师定义了新的师生关系——这其中既有传统师徒情谊,又有打破代沟的理解与共情。在短视频平台,有段子这样描述这种关系——下课铃一响,老师绝不拖堂,振臂高呼“走,干饭去”,学生则哄笑跟随。虽是段子,也是师生融洽的写照,有边界有分寸,更是有情谊在其中。

年轻的导师更开放,乐于带学生探索前沿未知领域,在学术之路上能共同成长互相成就。与传递重复性、一般性知识的课堂不同,在当下大学中,很多课程以小班讨论为模式开展,授课语态与表达有了很大变化。老师是议题发起者,也是议题管理者,更多起到的是方向引导的作用。在这样开放的课堂中,平等交流而非“我说你听”更易于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构建起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出现,不仅仅是因为一批年轻学者踏上工作岗位,也有着深刻的时代原因。首先,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知识生产与获取的方式。只要连接互联网,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搜索,获取知识。这样的变化折射在当下的教育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权威而存在,与同为互联网原住民之间的教学更加平等。有了网络和大量公开出版物,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但海量知识,则需要方向与点播,老师作为知识构建的引导者,其作用也更加重要。

其次,年轻老师与学生的成长方式与成长轨迹类似,使他们更能共情与互相理解。在生活上,年轻导师能和学生玩到一起;在学习上,他们同样面临求学路上必然要经历的困惑与迷惘。年轻导师所具有的反思能力、批判能力、直觉能力、同理心,能超越“教书”的行动边界,更多担负起“育人”的使命。

当然,年轻老师也面临着各种困扰,他们的职场之路也许不会一帆风顺,但无论如何,希望永不丢失这份与学生称兄道弟、共同前行的初心与勇气。   光明网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