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启华:矢志不渝,为革命事业奉献一生
2023年2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戴启华:矢志不渝,为革命事业奉献一生

记者 吴承江/文 马启兵/图片整理
战争年代,戴启华(后排中)与战友的合影
新中国成立后,戴启华的全家福
戴启华烈士的淮海战役纪念章
戴启华烈士生前使用的枪油盒
 

作为当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区域,金寨县斑竹园镇曾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诞生在这里,这里的山山岭岭印下了无数革命先行者的足迹,演绎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革命英烈、安徽省交通厅原副厅长戴启华就在斑竹园镇出生、长大,也从这里开始,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道路。他先后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党和人民奉献出了毕生精力,作出了卓越贡献。

坚定走上革命道路

1901年戴启华出生在斑竹园一个贫农家庭里,被压迫的人民都有一本血泪账,从出生的这天起,他就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戴启华三岁起就跟着母亲四处讨饭来勉强维生,八岁起给地主放牛,打短工、当长工,受尽了剥削和压迫……

在戴启华的青年时代,马克思主义也传入了他的家乡。五四运动后,大别山各地陆续出现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不久,党的组织开始不断发展,并逐渐成为领导金寨地区革命斗争的核心力量。戴启华的思想也不断受到革命斗争的影响。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中央召开八七会议,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夺取政权的总方针。金寨党组织积极贯彻八七会议精神,发动大批共产党员捐款献枪,加快建立革命武装。同时,安排一批共产党员打入民团内部,开展士兵运动;积极建立农会组织,开展“五抗”(抗租、抗债、抗粮、抗税、抗捐)和借粮、均粮斗争。1927年夏,戴启华加入了当地农民协会,参加农民暴动。1929年3月27日,戴启华在斑竹园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积极参与革命斗争。

1929年5月6日,金寨西部的南溪、斑竹园、吴家店地区爆发了民团和农民暴动相结合的立夏节起义,取得了胜利。参与起义的戴启华于这一年的12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他迅速成长为一名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一切献给党和人民

革命年代,戴启华跟着党转战南北,出生入死,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曾任红32师97团班长,2区赤卫队中队长、便衣队队长,赤南县区、乡苏维埃主席兼赤卫队教导员,红28军特务营三连连长,岳西县委委员兼游击大队队长,英罗游击队队长,道委事务长、特务营副营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4支队供给部总务科副科长兼外交副官,江北游击纵队军需长,2师供给部总务科副科长兼总厂厂长,淮南路西4旅、5旅、6旅供给部处长,新四军2师供给部部长兼专员公署财政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12纵队供给部副部长,苏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军工部部长,华东工矿部军工3厂党委书记兼厂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戴启华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先后任山东省建筑工程局副局长、安徽省交通厅副厅长等职。“爸爸始终坚持工作,劳作在一线。1956年爸爸的肺大出血,但他并没被吓倒,经过治疗后很快又回到工作岗位,而且更加勤奋地为党工作,努力为人民服务,一直工作到卧床不起才被迫停止工作。爸爸把他的一切献给了敬爱的党和人民,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戴启华的儿子戴建说。

虽然不常向家人讲述自己革命年代经历的故事,但戴启华一刻也没忘那些牺牲在革命征途中的战友和群众。1933年8月,时任商城县九乡苏维埃主席的戴启华带领一支20余人的红军队伍和10余名“跑反”(躲避战乱)的群众夜宿斑竹园镇桥口村石湾休整。当天上午他们在汤家汇打了一场大胜仗,消灭了20多个敌人,晚饭后疲劳过度,很快入睡。国民党军得知红军驻地消息,连夜调集大批部队围攻石湾。岗哨士兵的呼喊声和枪声惊醒了酣睡中的战士们,顿时石湾枪声四起。多数红军战士在群众的掩护下,趁着夜幕安全撤离。没有达到目的的敌军恼羞成怒,气急败坏,杀害两名红军战士之后,便把愤恨发泄到“跑反”群众身上,9名无辜群众被杀害。惨案共造成11人遇难。上世纪六十年代,时任安徽省交通厅副厅长的戴启华回乡专程来到这里,他面向庄后埋着同胞尸骨的青山深深地三鞠躬,按家乡习俗烧纸焚香祭奠。

光明磊落美名扬

“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这是毛主席的教导,戴启华一生也是这样做的。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当对组织上的决定有看法、有意见时,戴启华总是把自己的看法摆到会议桌上,一旦组织上决议形成,戴启华会无条件服从,并在实践中想方设法做好。戴启华对待同志、同事也总是保持着诚恳、坦率的态度,老战友常说:“他为人光明磊落,尽管有时因为某个问题的争论对同志发了点牌气,但他从不搞阴谋诡计。”而在戴建的印象中,平日生活中父亲总是谈别人的优点、长处,从不背后议论别人的短处和弱点,他经常告诫我们:“多看别人的长处,常看自己的短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好地进步。”戴启华光明磊落、与人为善的品德,也成为留给子女的优秀家风。

革命年代的征战中,戴启华多次负伤。建设年代,他又一心扑在工作上,积劳成疾。戴启华于1973年9月10日在合肥逝世,党和国家追认他为革命烈士,这是对他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的高度认可与褒扬。 据《安徽画报》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