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守住绿水青山,就是守住金山银山。在今年两会上,十三届安徽省政协对原有界别进行了优化调整,与往年不同的是,十三届安徽省政协首次增设了“环境资源界”。两会中,不少政协委员围绕“守护环境,绿色转型”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省政协委员胡雯:提升公众重大气象灾害应对能力
当前,社会公众的重大气象灾害应对能力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为此,安徽省政协委员,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雯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提升公众重大气象灾害应对能力的建议》。
胡雯建议:各级地方政府依据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梳理分乡镇、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等级、气象灾害隐患点,建立基层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清单,摸清气象灾害风险底数,乡镇定期开展重大气象灾害应对应急演练和防灾自救科普知识宣传;政法、民政部门将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接收与传播纳入智慧社区建设内容,融入到基层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治理平台,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到村到户到人;广电、气象部门完善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应急广播传播机制,构建多渠道、立体化的预警信息靶向发布网络,联合做好预警信息传播,努力解决预警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
省政协委员王磊:优化沉陷区水质,让臭水坑变成绿色生态湖
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磊是一名新委员。在王磊看来,增设“环境资源界”很有必要,这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实践。
王磊建议两淮采煤沉陷区治理应和水系的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将开采下沉盆地与淮河水系连通,变死水为活水。“这样可以最大化优化沉陷区水质,让臭水坑变成绿色生态湖。且面积近45万亩的下沉盆地也是雨季淮河洪涝灾害的天然泄洪平衡区,一举多得。”王磊说。同时,王磊建议应推进安徽省城市地下空间综合规划和利用,缓解交通拥堵、地面路网密度提高导致的地面以上空间资源利用率降低以及高架交通构筑物造成的噪声污染等城市综合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