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乙类乙管”关键要给公众安全感
好的友情,经得起时光的考验
太着急的人,走不远
别让成人“口水歌”裹挟孩子成长
让罐头食品重回中国百姓餐桌
下一篇4 2022年12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回归“乙类乙管”关键要给公众安全感

冯海宁
更名 张昕/图
 

新冠病毒感染将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国家卫生健康委26日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当日印发了《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今日本报12版)

这是继优化疫情防控“新十条”后,我国关于新冠疫情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无论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还是将“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都表明这场持续三年的疫情已发生重大变化。而此次调整的前提是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损伤人体上呼吸道,致病力明显减弱,沿用原名称和管理措施已不适合。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四条规定,对部分乙类传染病,可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过去三年,对新冠疫情采取的就是“乙类甲管”。正因为实施了较为严格的“甲管”,最大程度降低了感染率、死亡率,彰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如今回归“乙类乙管”,不只是防疫的重大转向,对经济社会也意味良多。

不过,由于过去三年“乙类甲管”给公众带来显著的安全感,如今突然调整为“乙类乙管”,加之最近发烧患者、重症患者明显增多,特别是关于院士、专家等人因病去世的消息扎堆出现,让一些人有“不安全感”。有关专家也承认,回归“乙类乙管”可能会面临感染率快速上升、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公众出现焦虑情绪等风险。

因此,回归“乙类乙管”模式后,关键要消除公众不安全感。有关方面要通过务实的行动让公众看到,回归“乙类乙管”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始终保持不变,将采取更精准更有效的措施保障公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只有给公众足够的安全感,才能消除对“乙类乙管”的担忧,助力经济社会恢复。

无论是对很多患者而言,还是对医疗医药保障来说,实施“乙类乙管”最初这段时间,都将面临严峻考验,但随着健康教育不断普及、医疗医药保障不断完善,我们必将迎来春暖花开。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