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必要不打120”也是为防疫作贡献
优秀的人,都置顶了这3种能力
识人低处、评人高处、用人长处
索要“带孙费”的背后更值得深思
“傍名牌”大行其道倒逼加快治理
3上一篇 2022年12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傍名牌”大行其道倒逼加快治理

木须虫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随着直播带货的火热,“傍名牌”“仿名牌”商品在各大电商、短视频平台的直播间大行其道,商品涉及酒水、家居用品、手表、护肤品、化妆品等众多品类。直播间“傍名牌”“仿名牌”行为是否涉嫌违法?又该如何治理?(12月12日《法治日报》)

所谓的“傍名牌”就是将不知名的品牌或产品,通过模仿知名品牌的外观或形状等形式,让消费者误以为其是知名品牌或与知名品牌存在某种关联,从而达到吸引消费者购买、提高销量的目的。就商品而言其实是假冒伪劣,就销售行为来说则是虚假宣传,不但是对消费者的误导与欺骗,侵犯被仿品牌合法权益,而且严重损害了市场秩序。这样的行为,违反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规定,属于严重的违法。

当然,徒有法不足依,“傍名牌”商品在直播间大行其道、有恃无恐,其实还是直播带货乱象的缩影,什么货都能“带”,什么样的“噱头”都敢吆喝,折射出的还是惩治、制约倒逼“守法带货”“诚信带货”的严重缺位。

“傍名牌”商品大行其道,不能放任蛮荒。一方面需细化直播带货的管理机制,“带”与“货”同治,特别是直播销售行为的监督核查机制以及直播销售商品的品控机制,如直播营销商品溯源机制、知名品牌带货授权备案机制等,让每一件商品生产企业、品质信息真实可查,与带货商品来源备案相互印证,为带货支起过滤网。

另一方面,需落实直播带货的管理责任,监管与执法应建立与电商发展相适应的跨区域跨层级的一体化机制以及执法管理办法,实现无缝监管,避免游离在平台市场之外;倒逼直播平台履行市场搭建相应的管理责任,落实好直播带货销售行为监督核查、销售商品品控管理机制,建立直播带货违规行为处理处罚机制,引导直播间守法带货、公平竞争,为消费者创造放心的消费环境。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