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石山孜
七律·观画
雨润乡村
花冲公园赞
下一篇4 2022年11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走近石山孜

安徽淮北 姚中华
 

说是一座山,其实就是一堆突兀的石头,层层叠叠,矗立在一片原野之上,远远看去,如同广袤的平原上放置着一个巨型山石盆景。当地人称它为山,而且有一个由来已久的名字——石山孜。在淮北,许多人都知道石山孜。且不说地貌独特,高耸的石峰背负着各种古老神奇的传说,它还是一处史前文明遗址——新石器时代祖先的居住地。它的名声像一件珍贵的古董,古老而久远。因此,想寻找它并不难。那天,我们迎着秋日的阳光,驱车从市区出发,沿着梧桐大道向南,行驶了不到一个小时,便在开发区一片厂区背后没费多少周折就找到了它。

尽管听过有关这座山的许多传说,但来到山前,我还是有一种别样的震撼,平地上,突然冒出一堆凌乱的山石,在眼前突兀而起。巨大的石块像是在相互推搡,又像是互相依偎,从山下一直到山顶,叠罗汉一般,又似一片片盛开的巨大花瓣。石头皆呈褐色,表面光滑,只在石缝中露出尖利的棱角。一块块石头,敲击时会发出金属般的声音。亿万年的风吹日晒,这些石头非但没有被风化,反而练就了坚硬的秉性。也许正是因为坚硬,周围几处比它高大的山体开采殆尽,丢盔弃甲一般,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山形,而它却鹤立鸡群般矗立在大地上,像一位孤傲的老者。

目测山体,高不过百米,这让我滋生出爬上山顶的冲动。我围着山脚转了一圈,却没有发现通往山上的道路。陡峭的山石露出冷凌的面孔,似乎有意挡住人们上山的去路。我与当地文化学者,也是此行的向导曹大根先生只好找一处稍许平缓的地方,手脚并用,艰难地向上攀缘。山上果真纯石无土,一路看到的都是石头挤压着石头,石头支撑着石头,像是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山崩地裂后留下的场景。石山孜山体形状看上去像个圆锥体,但无尖顶,最顶端耸立着几块巨石,爬上去便是登上了山的最高峰。山虽然不高,站在顶上,依然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周围田野一览无余,开发区厂房似乎正向这里步步逼近。咫尺之遥,就是现代化生产场景,而脚下的山体,依然是一处未曾开化的古老原始地貌。大自然用一只神奇的大手无声地雕琢着周边一切,却像是唯独遗忘了这一处沧桑孤独的石山。

广袤的淮北平原上,“孜”是一个特殊的词,用于地名,一般表示村庄和集镇,如曾经隋唐古运河码头称柳孜、濉溪最古老的称谓为口孜等等。石山孜显然是一处古老的村落或人丁聚集地。然而,这里的村落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古村落,而是史前祖先的居住地,一处人类早期文明遗址,它与代表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明的蚌埠双墩文化遗址,以及代表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凌家滩遗址,几乎处在同一个时期。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寂静的石山孜突然变得热闹起来,山脚下先后迎来三批考古工作者。他们在石山孜周边发掘出大量陶片、兽骨、灰堆,以及斧、铲、凿、杵臼等文物,经过碳十四检测,这些器皿和人类早期使用过的工具距今已有七千二百年历史。众所周知,历史上,这一时期是人类祖先刚刚走出茹毛饮血的年代,开始进入崭新而漫长的新石器时代。1989年,石山孜前立起了第一块石碑:“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山前又立起第二块石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山孜史前文明的发现与发掘,显然是淮北史学界、文化界一件意义非凡的大事。在此之前,学者们一直以“相土东迁”“相王建城”视为淮北历史文化的开篇。为此,有人专门铸造了一尊人车马铜像,象征商部落首领相土驾着马车东迁来到淮北开疆拓土。铜像立于市府门前,后来移到新建成的市博物馆。史前文明的发现与发掘,不仅将淮北地区古文明向前推进了五千多年,而且学者们还有更大胆的猜测与推论,此处极有可能是华夏的始祖炎帝的故里。

历史的天空总是布满了疑云。炎帝作为人类的先祖,炎帝故里之争由来已久,先后有陕西宝鸡、湖南连山、湖南炎陵、湖北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等地提出了炎帝故里之说。石山孜被推论为炎帝的故里,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然而一些学者却为此孜孜不倦做了大量的文化历史考证。石山孜与淮北另一处古老的山体烈山同在一个区域,两处相距只有几公里。

有关烈山的由来,史学界早有定论:大约距今一万年前,人类历史上迎来了冰河世纪的末期,全球气温急剧上升,冰河融化加速,华夏大地饱受大洪水的困扰。烈山正是洪水边缘旁的一座孤山。由于地下储藏着丰富的煤炭和伴生的瓦斯,地壳运动,山体开裂,瓦斯不断涌出。瓦斯上升与雷电相撞形成熊熊烈火,火焰冲天,常年不熄。因此,山,被称为烈山。

下山途中,我们试图寻找几处民间传说的地点,像点将台、镇海龙珠、锣鼓洞、通天洞、牛鼻子窟、二郎神脚印等。这些地点有的是依照山中乱石堆成的形状附和的传说,有的是根据当地历史人物故事演绎而来。我们饶有兴趣地按地貌和石头的形状对照传说,仔细辨别,发现这些地点名称虽说有些牵强,倒也颇有几分神似的地方。重点是,这些传说,让冰冷的石头有了生命的温度,也给这座沉默的石山披上了神秘的色彩。

离开石山孜,一抹余晖正落在赤裸的山石上,远远望去,依然是一座孤山,依然是山石嶙峋的景象。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