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初期,著名乡土作家高晓声怕挨斗,就躲在家里同左邻右舍的七八个孩子一起学做竹匠。经过多次试验,他学会了破竹、劈篾,进而想要编小圆篮,结果没有成功。
村上有个人会做箬帽,箬帽竹编的眼子与小圆篮差不多,高晓声便向他请教。那人指出编篮的难点在于收口,高晓声顿时觉得想要学会这个手艺不拜师是万万不行了。正好三河口乡东姚村的竹匠善编筲箕、小篮、筛子,于是,高晓声来到东姚五队陆炳兴家里,见他偷偷在猪圈屋里编竹篮,就问起竹篮副业的情况。陆炳兴说:“做一只大的黄栅篮至少可以卖2元钱,一只中黄栅篮1元5角,小的也能卖1元钱,绝对超过一天做工分的收入。一个人一天至少可以做十只以上。”
高晓声听完后非常高兴,立刻就拜了陆炳兴为师,虚心向他请教,两人还成了好朋友。很快,高晓声的小篮编得像模像样,名噪一时。接着,他又改进了样式,开发出了新样品,把小篮编得更精致了,就像一件件工艺品,他心中多了一份小小的成就感。可是,高晓声还是不满足,又跑到横山桥区“偷师学艺”,多看了几眼心里就有数了,回家就动手编成了“横山桥篮”的大草篮子。这些篮子编得结实又好看,深受大家欢迎,高晓声就在暗地里买卖,或者以物换物,换点鸡蛋等生活物品。
高晓声靠着编小篮和做蒸架这些手工活,度过了那个特殊的年代。 周星 据《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