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临期食品,即进入商品保质临界期的食品。近年来,线上线下涌现出一批临期食品集合店。一些与临期商品相关的线下连锁品牌,更是在资本的加持下大幅扩张。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021年以来,国内临期食品行业加速发展,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保持在6%。到2025年,我国临期食品市场规模预计将达401亿元。(10月31日《中国消费者报》)
食品没有超过保质期,在渠道可靠的前提下,是可以保证食用安全的,也不会有品质方面大的影响。允许临期食品二次上架销售既减轻了商家的库存积压,避免食物浪费,又让消费者得到实惠,的确是一举多得。然而,这绝对不等于临期食品可以像正常的食品一样,不受任何限制地销售,恰恰相反,在特别低价的刺激下,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消费侵权的多发区。
临期食品销售再火爆,都须以食品安全为前提,如果低门槛、高收益,难免会导致行业一哄而上,无序泛滥,助推行业恶性竞争。因此,相应的监管也必须跟上,如此才能保证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同时,也是引导临期食品经营业态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
首先,尽快完善临期食品流通方面的法规,使得临期食品的流通符合安全条件,并遵循严格的程序。其次,实行临期食品流通销售渠道的严格管控制度,除了实体食品经营企业可以按规定处理自身正常经营发生的临期食品之外,任何商家未经批准都不得经营回收再销售临期食品业务,包括代理销售,允许销售的实行严格的资质准入制度,保证渠道的专业性、可靠性。在相关法规健全之前,线上临期食品销售应受到限制,尤其是要防控一些电商不顾质量,一味以各类噱头花式营销临期食品。
此外,线下销售环节,相关部门要督促商超划设醒目标识,体现“区别对待”,尊重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其是否适用“七天无理由退换货”等条款,也需要明确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