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桂花香
隔离
皖北“钱俗”小记
3上一篇 2022年10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皖北“钱俗”小记

安徽合肥 张守福
 

铜钱,在我国已退出流通舞台上百年。然而,在皖北部分农村地区,流传了千百年的“钱俗”,作为一种传统风情,至今在民间依然传承。史载,秦统一全国后,形成了圆形方孔的货币形制。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尽管朝代不断更迭,但这种圆形方孔铜钱,在华夏大地上流通了长达两千多年,民间俗称为“孔方兄”。长期以来,人们在与钱的相伴相生中,就形成并沿习下来了许许多多与“钱”有关的人文风情。

皖北大地靠近中原地区,历史文化渊源深厚,民俗事象遗存较多,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民间“钱俗”,就是其中之一。皖北地区把这种铜钱俗称为“小皮钱”或“皮钱”,“小皮钱”可能是皖北方言的叫法,钱币专业上应该叫“小平钱”。“钱俗”的存世形态,集中表现在人们生老病死的日常生活中,在一个人每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都存在着与“钱”有关的仪式感。比如说:“洗儿钱”。通常是新生儿在出生第三天,就要请接生婆“洗三朝”,民间称为“洗三儿”。长辈送“洗儿钱”。“洗儿钱”除了常见的“开元通宝”“天禧通宝”等喜庆钱之外,民间还铸造专门用作“洗儿钱”的花钱,如“十二生肖钱花钱”,以及“长命百岁”“状元及第”“连中三元”等众多吉语花钱,寓意孩子健康成长、长命百岁,并能早日金榜题名。

“帽冠钱”。皖北民间年满十二岁的男丁一般都要举行“成人礼”,即家里亲人或整个族人聚集在一起,摆上香案,燃放烟花爆竹,男孩子穿得通体一身红,就连鞋子袜子也是红色的,意谓一生红红火火。家中长者为其戴上缀有一枚方孔铜钱的红帽子,这个帽子也叫“钱冠”,“钱冠”上的铜钱,常常选择带有吉祥寓意的钱币,一般以“罗汉钱”居多。据传说,“罗汉钱”是寺庙里的罗汉塑像融化铸币,佩戴这种钱币能够保佑平安。

“门帘钱”。民间闺女出嫁,在传统上要陪嫁“帐钩子”,“帐钩子”的头端,必须有三枚或多枚“小皮钱”,意谓“钱串子”“钱成串”。“门帘钱”的选择为清代的“三帝钱”,即“乾隆通宝”“道光通宝”和“嘉庆通宝”,这三个钱币取其首字谐音,意为“钱到家”。

“压箱钱”。也就是在闺女出嫁陪嫁的柜子箱子里,摆放一些铜钱,意谓“金满箱”“银满柜”。“压箱钱”的铜钱种类也是有选择的,一般是选择“顺治通宝”,意谓“顺顺利利”“治家有方”!

“门鼻钱”。又称为“柜子钱”“板子钱”,这种钱一般根据柜子、箱子上锁扣的大小,选择不同钱径的流通钱币,常见的有“永乐通宝”“康熙通宝”等明清时期的行用钱。所以,家里从大门到家中的各式用具,到处都能看到钱,这也叫“钱齐家”,寓意能够发家致富,家财万贯。

“房梁钱”。农村在盖房子上梁时,都是要隆重庆祝一番的:摆香案上香,燃放鞭炮,请建筑工匠和老少爷们喝“上梁酒”。在上梁时,传统习俗是在木大梁的两端下面,放一枚或四枚“小皮钱”,意谓“金玉满堂”。大户人家,也有悄悄在房梁下面放金元宝的,为子孙后代留点财富,以备不时之需。

“过路钱”。特指娶媳妇办大事,或外出做生意,每当走到大路的十字路口时,都要扔几个“小皮钱”,称之为“买路钱”,也称“开路钱”。当然,这是一种迷信的做法,也没有什么文化意义,应当摒弃。

应当说明的是,时下的这些“钱俗”,就像磨剪子、锔锅、补盆等老手艺一样,虽然在个别农村地区还在延续,但总归是嗖嗖寒风中的树叶,很快就会被时代潮流吹成乡愁记忆,在历史的天空中孤寂飘零。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