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鞍山市大胆探索,实施“小田变大田、闲田变忙田、差田变良田、 蟹田变稻田”的土地流转,实行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增益,为乡村振兴聚力赋能——
金秋十月,稻浪飘香。希望的田野舒展出一幅幅金色的画卷,马鞍山迎来又一个收获的季节。
伴随隆隆的机器声,一台台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黄灿灿的稻穗“钻入”机器,饱满的谷子颗粒归仓,在集中成片的田间堆积成一座座“金山”。“单产突破1200斤,亩均效益可增加200元。”说起今年收成,刚刚被评为全市乡村振兴带头人的潘作军一脸喜悦。
试水百亩承包,蹚出万亩示范基地
潘作军是马鞍山市含山县环峰镇桥联行政村一位种粮大户。2006年,他看到许多村民举家外出务工经商,丢下的“抛荒田”杂草丛生,便萌生承包荒田的念头。在镇村支持下,他小试牛刀承包了100亩“荒田”,把“小田”变成“大田”。尝到甜头后,他又投资300多万元购置插秧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建起一座标准化育秧工厂;联合当地6家农业企业,流转承包农田1万多亩,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
如今,他成立的专业合作社每年纯收入80多万元,支付社员工资年均70多万元,并承担了农业农村部水稻高产创建、省级粮食生产发展、水稻新品种展示、“含山大米”品牌创建等农业试验示范项目。潘作军认为,小田变大田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作业,亩均降低成本50元以上,有效提高粮食种植综合效益。
坚持自愿原则,“拆零并整”因地施策
潘作军之所以能够从一位普通农民到种粮大户,成为全市乡村振兴带头人, 根本因素在于马鞍山市大胆探索,实施“小田变大田、闲田变忙田、差田变良田、 蟹田变稻田”的土地流转,实行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马鞍山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鹏说,近年来,马鞍山市通过不断调整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着力推进“农田四变”,不仅找回了耕地,还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种粮综合效益。
田地“拆零并整”,田埂消失了,以后怎么找到自家的承包地,田亩的面积和边际怎么划分?为了消除农民的顾虑,马鞍山市在颁发给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将“面积”“四至”等明确标注,并给出确权图。“既不强制,也不搞一刀切。”马鞍山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本着自愿原则,因村因地制宜,制定土地流转方案。
田地“拆零并整”有利于配套建设农田水利基本设施,有利于农田机械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如果没有标准化农田建设,今年抗旱期间外河水也进不来。”当涂县护河镇护河村党委书记秦能兵说,近年来,护河镇集中连片、规模开发、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民没有了后顾之忧,种粮积极性大幅提升。正是看中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护河村家庭农场主杨云才返乡耕耘起希望的田野。
小田变为大田,让农民“坐地生金”
在和县鸡笼山下,毕业于安徽建筑大学的李有忠通过土地流转承包当地农田2150亩。今年以来,他和当地5个村合作共建一座1700多平方米的仓库,每年给村集体再创收20多万元,解决当地40多个村民劳动就业,带动周边150多户农民致富,惠农辐射3000多农户。
邵六海是博望区丹阳湖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021年起,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将流转承包的3700亩蟹田改造成稻鱼、稻虾共生田,亩均增收1500元。他说,蟹田变稻田,实行“稻虾连作”,可实现“肥药双减”。田中小龙虾摄食杂草,大幅减少越冬虫卵量,降低了农药使用,有效实现生态绿色循环种养。
“小田变大田,土地能生金。”博望区滨湖村有三个圩区地势低洼,村民只能靠天收粮。2016年,滨湖村“两委”立足村情,一方面积极改造农田水利设施,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土地流转,鼓励规模化经营,通过实施“保底+分红”土地流转法,实现村民、村集体和流转企业“三赢”。村民伍业玲说,每亩田租金从400多元涨到700多元,在农场就业月收入3000元,一年多了几万块。“今年,村集体收入有望突破100万元。”滨湖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章遵楠表示,下一步村里计划把所有农田流转到滨湖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让村民“坐地生金”。
推进“农田四变”,为乡村振兴聚力赋能
推进“农田四变”表面看是对农业生产关系的探索与改革,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靶心指向乡村振兴。实施“小田变大田、闲田变忙田、差田变良田、 蟹田变稻田”,极大地释放出农业生产活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增益,为乡村振兴聚力赋能。一组统计数据可窥一斑:2021年,马鞍山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31元,同比增长11.5%,收入水平和增幅均位居全省首位。
“目前马鞍山市土地流转率达62%。”据介绍,今年以来,马鞍山市实施“农田四变”田亩38.8万亩,找回耕地1.9万亩,上半年夏粮、夏油“双丰收”,同比分别增长1.1%、5.2%。马鞍山市还专门出台了“农田四变二十条”扶持政策,支持多种粮种好粮。目前,这一政策正在全市乡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