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里,全国多地在活跃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的同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多措并举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但也有部分地区疫情出现反复,防控仍面临较大压力。这再一次证明,疫情防控绝不能放松。
当前,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异,传播力和致病力并未减弱。如果不能坚决果断落实既定的防控政策,不能科学精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那么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必将会遭受巨大冲击,未来的经济发展和正常生活也将失去稳定保障。
“躺平”没有出路。目前来看,绝大多数“躺平”国家都付出了巨大代价,感染新冠病毒仍是一些国家人民的主要死因之一。长期新冠症状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多名外国专家表示,新冠后遗症还导致医疗成本增加、劳动力减少,对经济发展将产生负面影响。
坚持才能胜利。抗疫两年多来,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实践已经反复证明,第九版防控方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是行之有效的,我国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动态清零。
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关键是要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一方面,必须落实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进一步提高防控的科学精准水平。既有防控力度,又不失暖心温度,将疫情处置对社会的影响降至最低。
抗疫还远未到可以“歇歇脚”“松口气”的时候。动态清零是现阶段基于中国当前疫情形势的最佳选择,是综合社会成本最低的抗疫策略。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把疫情防控的大网织紧织密,坚定信心、保持耐心,我们一定能够赢得最后的胜利。 新华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