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当如长山
母校的阳光
闲游洗耳池公园
下一篇4 2022年9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人当如长山

河北唐山 付振双
 

长山,是一座山。

知道这座山,只因《世说新语》。该书《言语》篇的第八十七则,不算标点符号,共有十二个字,可谓简短极了,却如照相一般,展现并定格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某年某月某日,东晋高僧支道林看到东阳长山时说:“何其坦迤!”何其,即多么。坦迤,形容山势平坦而绵长。支道林的话,就是感叹长山的平坦而绵长。不过,他发出感叹的具体时间、地点和身边人物通通隐去,说话的语境亦无处寻。看样子,只知道这像是远眺之下,心有所感,而随口一说。

但读着这个句子,想象着当时的画面,不由让我想到另一幕场景。在一代大师支道林感叹长山的近八百年前,孔子曾登山并感慨。圣人在山东,自是没登远在浙江金华的长山,而是分别登的东山和泰山。对孔子登山的状况,《孟子》一书有说法,所谓:“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的话很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孔子登上了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就难以被别的水吸引了,因此在圣人门下学习的人,就难以被别的言论吸引了。因此“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孔子登山的状况,除了《孟子》一书的记述,还有其他史籍的记载及泰山上的石刻。令人疑惑的是,细究之下,孟子的话是孔子登泰山的唯一正式记载,石刻也几乎都是后人依据《孟子》的记载设置的。不管怎么说,在孟子这里,孔子上过泰山,也上过东山;他的眼界和智慧足以时刻昭示后人。这样,再来看关于支道林的这次记载,他简短的话靠着《世说新语》流传下来了,一同流传下来的,还有“长山”之名。在许多人眼里,这座山的名气并不大,甚至远没有支公的名气大。难怪有人调侃,这座山是极其幸运的。

支道林所说的长山,即金华山。长山之名,史籍最早见于汉末,其名大抵沿用至晋朝末期或南朝初期。《隋书·地理下》云:“金华,旧曰长山。”山的名气大不大,这并不重要,就如同孔子登山、支公感慨的背景,重要的是我们依据文字记载去揣摩他们的心境,毕竟这些文字已近于文学作品,和史料无关。要知道,当年的“一时之俊”郗超问谢安:“支道林在玄谈上与嵇康相比怎么样?”谢安回答说:“嵇康须不断努力,才能赶上他。”郗超又问:“殷浩与支道林相比又如何?”谢安回答说:“如果论娓娓而谈,恐怕殷浩要胜过支道林;若论卓然有识,支道林要超过殷浩。”郗超后来在给亲友的一封信中说:“支道林法师神理所通,玄拔独悟。数百年以来,绍明大乘佛法,令真理不绝,唯此一人而已。”

那么,我们是否有理由相信,支道林的话可能寓情于景,“何其坦迤”说的是山,也不仅仅是山,更是人?!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