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欣赏中国画
2022年9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陪孩子欣赏中国画
一起推开古典美学的大门
“陪”是高层次的成长陪伴
一起推开古典美学的大门
 

中国有很多传世的中国画,《清明上河图》《五牛图》……这些画为什么好?其中蕴含着怎样的传统美学思想?对孩子的成长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翻开《陪孩子看中国画》,陪伴孩子走入古代鲜活的生活,发现隐藏在细节中的历史,探索古画的奥秘。

《陪孩子看中国画》选画综合考虑经典性、儿童性,讲解兼具专业性、趣味性、启发性,既有《清明上河图》《五牛图》这样知名度超级高的国宝,也有比较罕见的敦煌古卷,既有文人画也有民俗画,既有宫廷大宅也有田园牧歌。 据《北京晚报》 李峥嵘/文

作者田玉彬,撰写过多部传统文化读物。《陪孩子看中国画》除了有关于绘画内容的详细介绍,更重要的是传达思想方法以及教育理念。田玉彬说,首先是要认真、专注地看古画中的细节,然后才能谈知识和理解。大家都知道《五牛图》很有名,但如果只是背下历史背景,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幅画,不妨专注地凝视牛的眼睛,“只要你跟牛对视过,就不会忘记那惊恐的眼神。”

其次,陪伴孩子不是着急灌输给孩子绘画知识、提炼主题思想,而要在欣赏的基础之上,鼓励孩子独立观察与思考。他说:“我不愿意站在讲台上讲,我愿意挨着孩子在孩子身边轻言细语。孩子想看哪就看哪儿,不想看哪儿就不看哪儿,甚至不感兴趣的段落跳过去,也没问题。”这才是陪伴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出对孩童的理解和尊重。

《陪孩子看中国画》还表达了艺术的多样性和思想的包容性。比如《陪孩子看中国画》中,详细分析了《五牛图》的细节和创作背景,也介绍了传统认为这幅画的主题是表达隐逸或者歌颂农耕,但田玉彬认为,这幅画是一个叙述性的故事,展现了一个人从自由到不自由的一生,家长不妨和孩子讨论一下责任和自由的关系。

可见,《陪孩子看中国画》,这“陪”是高层次的成长陪伴、文化陪伴,用精选的古典美学范本共同滋养心灵,进行高质量、有深度的亲子沟通交流。

《陪孩子看中国画》图文并茂,每一幅图都专门把细节放大。编辑上也作了一些小细节处理,在正文之外,有一只小猫、一只小狗和田老师在旁边插科打诨,增加小趣味。

随书还赠送了《清明上河图》和《耕织图》小长卷,所谓小长卷就是没有原卷长,但是细节依然清晰。为了增加互动性,每一幅画还提炼出小细节,邀请孩子来玩找一找的游戏。比如《清明上河图》一开始,就让你找一艘小船,作者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写道:“把《清明上河图》比作恢宏的乐章,这只小船就是一个特殊的符号,它静静停泊,安安静静衬托着小小驴队的行径,也遥遥呼应画卷中部虹桥与大桥的喧闹。”

如果说陪伴孩子成长是一段人生的旅程,《陪孩子看中国画》就是一张精美的邀请函,一起推开古典美学的大门。说到东方美学,秉烛夜游是一种独有的文人趣味,所以书中介绍了一幅《秉烛夜游图》。图画内容取材于苏东坡的一首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古人欣赏海棠花,怎么看也看不够,不敢睡觉,唯恐眼前盛开的海棠一觉起来颜色就减损了分毫。

田玉彬分析说,《秉烛夜游图》创造了特别的意境,用临门看花这一静止的画面,实现了时间流动的叙述,给予观者深邃的想象空间。细品这幅画,我们能够体会到宋朝人那缠绵的惜时心绪。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对时光流逝的忧惧,古今皆然。但,《秉烛夜游图》整个画面有一种古典审美的节制,艺术家小心地控制情绪,伤感而不至于悲痛,忧郁而不至于哀愁。这幅画是把熬夜赏花转化为惜时美学的典范。

伟大的作品不必从宏大开始

田玉彬还从独特的视角带我们欣赏了一些不太有名的古画,比如说《风雨归牧图》。田玉彬认为这幅画是被严重低估了,他说:“如果让我来给中国人挑选十幅必看的中国画,那我一定会选它。”他特别偏爱《风雨归牧图》,以至于说出这幅画的名字时,手心都会微微出汗。为什么这幅画重要?

他认为至少有三点:一、古人画儿童多半不太准确,但是这幅画的儿童精确写实,形神兼备。二、这幅画非常精细,柳树叶子的细密,牛身上的每一根牛毛,都一丝不苟、纤毫毕现。“如此之精细,不只是来自于技法的成熟,更来自于对生命的虔诚和对艺术的推崇。”三、表现了艺术张力。画面内容是起风了,雨还没有来,两个牧童骑着牛,赶紧往回跑。体现了自然之力和树、人、牛代表的生命之力的抗衡。

秉烛夜游是大人的游戏,那么古代的孩子玩什么呢?《陪孩子看中国画》专门介绍了以儿童游戏为主题的图画,其中《秋庭戏婴图》是宋代描写童心的经典画作,刻画了姐弟俩玩推枣磨的游戏。两个孩童的形象高度写实,瞳孔写实又传神,弟弟的笑容清澈,像溪水中的石头藏不住水花的欣悦,那小姐姐的手真是堪称古画中最好看的小手了。

怎样陪孩子一起看《清明上河图》?首先要仔细看清楚,第二了解传统观点是怎么说的、研究者是怎么解释的?第三步就是勇敢做出自己的解释,从而让古画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比如《清明上河图》的开始,看到走在薄雾中的驴队,走在驴队前头的是一个少年。田玉彬特别提醒读者注意看:少年跟领头驴走到小桥边,少年还在继续往前,而旁边的驴已经自动将头转向小桥,说明这条路已经走过很多遍,小驴自己都知道要转弯了。

田玉彬介绍了一个“内情”: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开头,并不是原本的开头,在《清明上河图》流传了500年之后,卷首出现了一些磨损,所以明末的装裱家就把破损的部分裁掉重新装裱。这破损的部分是什么呢?推测有可能是远山和树木。到底是什么,已经没有办法确切知道了。但是田玉彬认为现在的开头就是最好的,他还提出了一个观点:“伟大的作品不必从宏大的场面开始,恰恰相反,从微小的细节开头反而会成就伟大作品举重若轻的非凡气质。”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