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杭高铁今日全线开通运营
合肥宿松路成功“牵手”南二环
S329合六南通道主体施工基本完成
图片新闻
不为繁华易匠心
合肥市将推广“交房即办证”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9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不为繁华易匠心

秦缘
 

自2020年11月18日加入市场星报社以来,转眼近两年,回望来时路,收获颇丰:无数次采访历历在目,其中三次采访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2021年5月上旬,我当时任新媒体部门的视频记者,各家媒体对于“520”这个日子都有着不同的专题报道,大多数媒体记者选择去民政部门采访当天领证的新人,而我却想到了扶贫干部这一类人物。扶贫干部扎根基层,与家庭的聚会少之又少。于是我与省扶贫办,也就是如今的乡村振兴局取得联系,他们推荐了时任安徽萧县白土镇张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勇与农科院专家妻子陆丽娟为代表的家庭。5月20日当天,我与同事一起踏上了去往萧县张村的道路,在路上我对陆丽娟进行了采访,陆丽娟向我讲述了她的从不理解到理解到支持的心路历程。看到当地的产业局限性,她便决定发挥自己作为农技专家的特长,帮助萧县张村发展葡萄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拍摄结束后,我们就他们的故事制作出了4分钟短视频《扶贫故事:300公里外的葡萄情缘》,讲述这个家庭为萧县张村葡萄找出路的故事。作品一经推出广受好评,创意策划也得到了省乡村振兴局认可。通过这次采访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记者,要不断创作优秀的作品,让其成为扶贫的助推器。现如今,我转岗到新闻中心,作为一名文字记者,参加安徽这十年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专场发布会,了解到十年来安徽48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皖北地区和沿淮行蓄洪区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彻底解决。不由地想向基层一线的扶贫干部表达最深的敬意,安徽的乡村振兴,离不开他们的付出与辛劳。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乐为他们鼓与呼,讲好他们的动人故事。

2021年7月上旬,我获知一条新闻线索,在安徽合肥邮电新村小区,近20年来已有32位老人相约捐献遗体,目前已有4人去世后完成了遗体捐献。32人中,大部分都是党员,党龄最长的有70年。当天上午,社区党群服务站里爱心社正在迎接两位遗体捐献新成员的加入,我与同事对签署捐献遗体的老党员进行了采访拍摄。在发起人之一的周爷爷家,映入眼帘的便是爷爷那一排排的奖章。爷爷自豪地跟我说,他已光荣在党70年,将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是自己作为一名老党员应该奉献的。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在制作完视频《感动!32人的“生命礼物”》之后,我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洗礼,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参加了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这件事情也让我意识到,我以后渴望作为一名党员记者去发挥我的作用,发挥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让自己的青春年华在拼搏奋斗中绽放得更加绚丽。

2022年我对接省总工会,4月28日省总工会公布了今年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省五一劳动奖章人选。在表彰大会仪式上,我现场采访了平凡岗位的能工巧匠生产协调员沈飞、初心擦亮忠诚底色的警察张恒菖、冲在疾病防控第一线的白衣战士朱宏斌、见义勇为的外卖小哥刘杰等,并对先进职工劳模代表进行了专题报道。采访中,马钢交材车轮车轴厂的生产协调员沈飞对我说:“在岗位上,就要认真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有赤诚心和敬畏感。”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此次采访让我感悟到了劳模可贵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怀,他们不为繁华易匠心,将辛劳和汗水奉献给社会,用双手诠释职责,用肩膀扛起担当,用劳动创造未来,我们也要像劳模一样带着使命感投入到工作中,一起创造更加有意义的人生。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相信我可以做得更好更优。我坚信:只要我们脚下有路,就能眼里有光,只要我们心中有梦,就能笔下生花。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