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区别于常规心电图,具体体现在两者检测时所用的时间方面。常规心电图检测的时间较短,在临床中很难捕捉到可以成为诊断依据的信息,选择动态心电图能够实现24小时持续的记录,将心电活动的过程,可靠、详细地记录下来,包括活动、休息、学习、竞赛、工作、睡眠等不同状态的心电图数据。通过相应资料的采集和分析,能够发现常规心电图不易察觉的情况,比如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通过动态心电图辅助临床医生作出可靠的诊断结论,为临床医生进行临床病情分析提供依据,成为治疗活动有效良性推进的保障。
1.适应症
1.1心律失常
在动态心电图的使用中,可以监测快速性心律失常,了解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终止的情况,通过数据整理找到心律失常的运转规律,可以对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行监测,判断患者是否伴有预激综合征。在动态心电图的使用中,可以对隐匿性心律失常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通过检测对象心电图资料的收集,清楚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整理该情况终止与发生规律的内容,与患者日常活动和临床症状进行关联。在多类数据共同分析下,发现隐匿性心律失常,可以及时检出患有隐匿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并为其提供较为可靠的治疗意见。在动态心电图的使用中,可以对患有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动态观察,结合获取的心电图资料分析检测对象身体情况,对其无窦房结功能不全与其他主要形式进行监测,结合监测的信息给出准确的判断。对于心律失常患者,一般会以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目前,在心律失常治疗中,可以将动态心电图获得的资料作为心律失常药物方式应用时,疗效的评估依据。
1.2猝死潜在因素
室颤、室速是临床中心脏猝死常见的原因,目前获得的临床数据发现,在心脏猝死前相应群体一般会出现心电活动失稳的情况,由此导致心律失常。一般使用多导同步心电图进行分析,才可以发现视线心律失常发生的规律,对其出现时间与终止时间进行判断,得到相对可靠的运动规律。诱发心脏猝死的因素较多,很多疾病均可能使患病者出现猝死的可能。使用多导同步心电图在猝死分析方面,可以对猝死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及时且可靠的整理与判断,便于临床医生快速判断患者情况,根据检测得到信息提出适合应用在患者身上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手段的应用效果,将患者从危险的境地解救出来。
1.3间歇症状
间歇症状的判断,在过往临床诊断中有较大难度,对于黑蒙、眩晕、心悸、胸闷、晕厥等是否因心源性因素导致,以往临床方法难以作出较为可靠的判断。以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在多导同步心电图分析的方式下,可以为间歇症状出现是否与心源性相关作出相对可靠的判断。在动态心电图给出的心电图资料支撑下,提高判断结论的准确性。
1.4人工心脏起搏器
使用动态心电图可以对人工心脏起搏器进行检测,其检测的数据较为精准,能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对装有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提出较为合理的建议。
2.适应人群
心脏出现异常一般会通过心电图进行检测,结合心电图检测得到的数据,作出关于检测对象心脏情况的判断。目前,在临床中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检查、运动心电图为心电图检查的主要方法。其中动态心电图的出现,可以实现24小时持续监测,与普通心电图检查方式相比具有较高的工作效能,可以得到相对可靠、全面的心电图资料。动态心电图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尤其适合以下几类人群:
2.1心脏不适
部分群体会在平时莫名出现胸痛、胸闷、心慌等症状,此类症状和心脏病较为类似,如果以普通心电图的方式进行检查,则检测时间较短,很难获得检测对象较为全面的心电图资料。因此,在临床判断中可能出现误诊的情况,此时应用动态心电图可以24小时不间断记录检测对象心脏活动,能够清楚检测对象在一天时间中,睡眠、学习、进餐、休息等不同情况时心脏跳动情况,从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检测对象心脏部位出现的问题,降低诊断出现误诊的概率。
2.2心肌缺血
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由于检查时间较短,很难获得检测对象在一天时间中睡眠、学习、进餐、休息等不同情况时心脏跳动数据。因此,在诊断期间以相应数据作为支撑,得到的结论相对片面,在临床检测中可能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在过往一段时间中,以常规心电图进行临床诊断,可能无法发现患者患上的心肌缺血症状。在怀疑出现心肌缺血时,为保证诊断结果较为可靠、准确,可以选择动态心电图的方式检查身体。通过24小时不间断的记录,获得检测对象一天的心脏活动数据,保证其全面、可靠,成为临床医生判断的坚实依据,从而可以对检测对象身体情况作出较为可靠的诊断结论。评估检测对象是否患有心肌缺血时,可以依托动态心电图手段,将诊断活动的准确率提升到较高层级。
2.3服药人群
部分患者因为身患疾病,会服用抗心肌缺血或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使用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测,可能无法获得患者较为全面的数据,所以对于服用此类药物的患病人群,推荐动态心电图。在该方法下可以监测患者在服药期间,药物对心脏等器官的应用效果。结合检测得到的信息,可以为治疗活动提供支撑,便于临床医生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提高治疗工作的有效性,在患者症状改善方面有较大的意义。
2.4老年群体
老年群体因年龄上涨,机体功能会出现一定的退化,患上疾病的概率也会随之上升。老年群体每年需要进行身体检查,心电图是老年群体检查活动中的基础项目,在心电图检查时,选择动态心电图的方式,可以获得老年群体更为可靠的数据,对心脏活动进行24小时持续观察,整理心脏活动的数据,从而对老年群体心脏的运行情况进行正确的判断。及时发现老年群体患上冠心病的情况,并告知对方,让其可以快速接受治疗。不少老年群体患上冠心病后,不会在日常出现心绞痛等主要症状。常规心电图检测时间较短,获得的心脏活动数据不全,所以也可能在临床检测时出现漏诊的情况。在动态心电图的使用中,可以获得监测对象较全面的数据,判断老年群体在不同情况下心脏活动情况,检出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从而可以在老年群体心脏病变早期进行诊断,及时为患病人群提供治疗方案,不会对患病群体人身安全形成过大的威胁。
3.佩戴时的注意事项
向检测对象提供动态心电图,在检查时应该处理贴片区域,清除贴片区域的油脂、皮屑,提高该部位的清洁度,从而能够为皮肤和电机的充分接触提供条件,利于检测活动的进行;随着检查活动的开展,还需要做好控制工作,为防止检测期间遭到静电的影响,需要提前告知患者。在检查时,尽可能选择棉质宽松的衣物,患者贴身衣物选择此类材质的服装,检测遭到静电干扰的程度也会随之下降。在检查活动前需要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使患者自觉远离磁场区域,不会擅自靠近电磁炉、微波炉等物品;在佩戴记录仪后,受检者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保证此期间的活动和日常起居大致相同。检测对象在住院期间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控制活动强度,比如可以在医院中上下楼缓慢移动。如果检测对象疑似心绞痛,为防止检测期间发病,应尽可能避免激烈的运动,结合检测对象心脏活动数据,便于临床医生研究患者心肌缺血、运动量和心律失常的关系;患者接受检查时,前胸皮肤是电极贴附的位置,做好记录仪和导线的连接工作。如果在连接相应仪器时,患者前胸部位汗液过多或并不清洁,均会影响到皮肤和电极的接触效果变差,出现电极脱落的情况。如果在检测期间电极脱落,受检者还需要重新进行检测,所以必须在检测前做好前胸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工作。
动态心电图以现代技术和先进的设备作为支撑,在检测对象心脏活动监测时,可以实现长时间的记录,能够获得对方较为全面的心脏活动数据,发现普通心电图在使用时,无法发现的隐匿信息,可以在疾病出现初期便进行察觉,告知患病主体病情的发展情况,使其积极的接受治疗,有效的抑制疾病,改善患者病情症状。在动态心电图的作用下,可以获取检测对象较为详细的心脏活动数据。在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中,对患病主体身体情况进行判断。在疾病出现早期患者及时知晓自身身体情况,积极入院接受治疗,可以为医生进行治疗工作提供宝贵的时间。便于医生基于患者病情选择较为可靠的手段,提高治疗干预的效果,对患者预后获得良好状态也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柯小林 (作者系庐江县人民医院职工) 本文不代表本报观点